区块链技术的模型有哪些?.doc

区块链技术的模型有哪些?.doc

ID:27859522

大小:5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6

区块链技术的模型有哪些?.doc_第1页
区块链技术的模型有哪些?.doc_第2页
区块链技术的模型有哪些?.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区块链技术的模型有哪些?.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区块链技术的模型有哪些?  首先是“数据层”,封装了底层数据区块的链式结构,以及相关的非对称公私钥数据加密技术和时间戳等技术,这是整个区块链技术中最底层的数据结构。这些技术是构建全球金融系统的基础,数十年的使用证明了它非常安全的可靠性。而区块链,正式巧妙地把这些技术结合在了一起。    其次是“网络层”,包括P2P组网机制、数据传播机制和数据验证机制等。P2P组网技术早期应用在BT这类P2P下载软件中,这就意味着区块链具有自动组网功能。  第三层“共识层”,封装了网络节点的各类共识机制算法。共识机制算法是区块

2、链的核心技术,因为这决定了到底是谁来进行记账,而记账决定方式将会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目前已经出现了十余种共识机制算法,其中比较最为知名的有工作量证明机制(PoW,ProofofWork)、权益证明机制(PoS,ProofofStake)、股份授权证明机制(DPoS,DelegatedProofofStake)等。数据层、网络层、共识层是构建区块链技术的必要元素,缺少任何一层都将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区块链技术。  第四层“激励层”,将经济因素集成到区块链技术体系中来,包括经济激励的发行机制和分配机制

3、等,主要出现在公有链当中。在公有链中必须激励遵守规则参与记账的节点,并且惩罚不遵守规则的节点,才能让整个系统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而在私有链当中,则不一定需要进行激励,因为参与记账的节点往往是在链外完成了博弈,通过强制力或自愿来要求参与记账。  第五层“合约层”,封装各类脚本、算法和智能合约,是区块链可编程特性的基础。比特币本身就具有简单脚本的编写功能,而以太坊极大的强化了编程语言协议,理论上可以编写实现任何功能的应用。如果把比特币看成是全球账本的话,以太坊可以看作是一台“全球计算机”,任何人都可以上传和执

4、行任意的应用程序,并且程序的有效执行能得到保证。  第六层“应用层”,封装了区块链的各种应用场景和案例,比如搭建在以太坊上的各类区块链应用即部署在应用层,而未来的可编程金融和可编程社会也将会是搭建在应用层。  激励层、合约层和应用层不是每个区块链应用的必要因素,一些区块链应用并不完整的包含后三层结构。你明白了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