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鸡(教学反思)

母鸡(教学反思)

ID:27885568

大小:80.7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6

母鸡(教学反思)_第1页
母鸡(教学反思)_第2页
母鸡(教学反思)_第3页
母鸡(教学反思)_第4页
母鸡(教学反思)_第5页
资源描述:

《母鸡(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母鸡》教学反思《母鸡》是老舍先生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面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拼命炫耀,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面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鸡”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表现。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但

2、在体会伟大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表现上,还需加以点拨、引导。因此,我将教学的重难点落在感受英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情感变化上。在这一环节中,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找出文章开头、结尾的句子,男女生读。2.引导质疑:作者一开始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不讨厌了?3.默读课文并完成填空。我一向讨厌母鸡讨厌它,讨厌它,讨厌它《母鸡》教学反思《母鸡》是老舍先生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看法的变化,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颂之情。课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面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拼命炫耀,

3、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面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和辛苦,塑造了一位“伟大的母鸡”的形象。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本文的语言风格比较口语化,直白自然,散发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读起来令人感到亲切舒服。这篇课文的重难点是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及伟大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表现。学生能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母鸡的生活习性,但在体会伟大母爱在母鸡身上的具体表现上,还需加以点拨、引导。因此,我将教学的重难点落在感受英雄母亲形象,体会作者情感变化上。在这一环节中,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流程的: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找出文章

4、开头、结尾的句子,男女生读。2.引导质疑:作者一开始讨厌母鸡,后来为什么不讨厌了?3.默读课文并完成填空。我一向讨厌母鸡讨厌它,讨厌它,讨厌它因为它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因为它二、品读课文,感悟母爱1.学生默读课文4-8自然段,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2.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利用课件相机出示相关语句引导。这里要着重指导感悟的有四段文字,学生在回答时,不可能是按老师预设的顺序来说。因此,我的课件设计了跳转按钮,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来逐段呈现,先让学生读,再抓住重点词、句、段谈感受,并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3.

5、教师小结:对于这样勇敢、慈爱、无私的母亲,我们能讨厌它吗?(学生回答)是的,不但不能,我们还应尊敬它。所以,我们要大声告诉所有的人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教了这篇课文,我的收获很多:(一)扎扎实实地将有效朗读落到实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只有熟读课本,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在过去的教学中,阅读教学往往是教师事先设计好问题,学生被动回答的过程,学生自己想的东西很少。这就使学习陷入被动,不能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而阅读教学应做到让学生感知后有所领悟,只有这样,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我采用了

6、:先让学生默读课文4__8自然段,画出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并在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再汇报交流,其间教师适时引导、点拨,学生在读中有所悟。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走进文中,入情入境,有感情地朗读?我认为应该做到如下几点:1、多种形式读,促进孩子感情朗读的快速成长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朗读教学更是如此,要想学生都能有感情地朗读,多练习,多种形式的读是关键。只有在不

7、断的实践中,学生的朗读水平才能得到不断的提高。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让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感情朗读,如男女生对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读、引读、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段等,使每一个学生想读、能读、爱读,读出美、读出情。2、互动评读,提升孩子感情朗读的能力我们知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在读时,采用评读,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启发,让每个孩子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潜能,快乐地学习,提高孩子的朗读能力。课堂上,我努力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学习主人,常鼓励学生互相评,互相合作,常对读不好的孩子说:“别人的点评

8、就是对你的最大帮助。”“读不好没关系,老师和同学会帮助你,所以,你要勇敢的站起来。”听老师这么一说,一部分原来胆怯的孩子勇敢了,有信心了。学生读完后,我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评读,如“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哪里读得好?你能像他那样读吗?”“哪里读得还不够,你能读得比他更好吗?“谁也想来展示一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