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

ID:27916677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_第1页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_第2页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_第3页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_第4页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初中数学课堂练习设计的有效性新课程对数学教学要求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要求教师以生为本来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其中课堂练习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关注课堂练习的基础性,适量性,层次性在设计课堂练习中教师必须考虑到练习的难度和层次性,必须适合学生现有水平并兼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应由易到难进行安排,同时教师设计课堂的练习既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又不至于因练习太易而失去认真练习的动力,练习量少,重复性少,层次性强才是优质课堂练习。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

2、数”时,设计如下问题:先叫学生用自备的火柴搭建正方形:(1)搭一个正方形需要4根火柴,搭2个下方形需要几根火柴?(2)搭三个正方形需要几根火柴?(3)搭10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搭100个这样的正方形呢?你是怎样想到的?(4)如果用N表示所搭正方形的个数,那么搭N个这样的正方形需要多少根火柴?学生在这一活动中经历了一个有价值的探索过程,如何由若干个特例归纳出其中所蕴含的一般规律,由易到难,容易让每个孩子都体会到一定的成功感,还通过经历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二、关注课堂练习的多样性、挑战性、趣味性课堂练习

3、的设计如果不具有多样性、挑战性和趣味性,学生很难保持久的兴趣,因此,设计课堂练习不仅在题型上力求多样性,填空、选择、解答、证明分别运用,而且应注重实践,创造性,同时要将平淡乏味的数学问题置于有趣的问题性境之中,让学生在愉快而富有挑战性心态下完成知识的构建。例如:在学习到概率的时候,就可以设计这样下面的问题:(1)试着计算我们国家发行的体育彩票中奖的概率;(2)七位数的彩票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概率分别是多少;让有兴趣的孩子计算一下发行彩票的赢利率,从而让孩子对彩票,抽奖一类的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样贴近生活的数学也可以激

4、发孩子数学的兴趣,感受到数学的奥妙有趣。原本枯燥的数学问题,当设计有趣的问题性境时,便有了焕发然一新之感,从而大大激起学生学习和探讨这个问题的欲望,这类练习的关键是问题的筛选要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应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要让学生尽可能“跳一跳”就可以摸得着,但在考虑问题的富有挑战性时,不能为追求问题的挑战性而一味增大问题的难度致使学生望而生畏。三、关注课堂练习的差异性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同一水平的练习很难达到良好的效果,同一问题对于数学困难生较难,而对于优秀学生则可能索然无味,因此,优质的课堂练习的设计应具有差异性,课堂练习

5、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不同需求,为所有学生发例如:《勾股定理》设计的课堂练习;(1)熟记勾股定理,并对照图形默写两遍;(2)求下列直角三角形中的未知边;(3)矩形的周长为34,长为12,求矩形的对角线长;(4)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3和4、则斜边上的高为多少?要求:A层次同学要完成全部题;B层次同学要完成①、②、③题;C层次同学只要完成①、②两题词;教师要以学生的实际出发,注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的课堂练习时要注意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从基础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真正体现因材施教的目的。四

6、、关注课堂练习的及时反馈(1)集体反馈订正,即学生在完成课堂练习作业后,师生对答案,要求学生批,改然后让做错的学生举手,教师抓紧巡视,发现具有共性之错的马上予以集体讲评,学生动手更正,这样,缩短了错误信息在学生头脑中的停留时间,有效的把错误及时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避免学生把错误的知识当作正确的越练越牢固,造成难以纠正的现象发生(2)针对性面批辅导,通过师生对答案,发现个别学生存在的错误,特别是对于概念性或法则性的错误,应采用针对性面批辅导的形式,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为什么错?并在教师帮助下纠正过来。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活动的进展情况

7、,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会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因此,教师对课堂练习要及时反馈,帮助学生及时发现纠正错误,调整学习策略来完成学习任务,对错误的问题分析要具体,有针对性,点评要精辟,一针见血。总之,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该以生为本,根据学生的个体发展设计练习,这样才能有效的达到练习的下下目的,才能不断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充分调动积极的思维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达到高数学课堂练习的优质,高效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