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因素

探讨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因素

ID:27926753

大小:65.1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7

探讨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因素_第1页
探讨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因素_第2页
探讨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因素_第3页
资源描述:

《探讨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因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讨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因素邹梅兰(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人民医院贵州从江557400)【中图分类号】R7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180-02【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与剖宫产指征的变化因素,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回顾分析4年间在我院住院的足月分娩产妇病历资料,分娩方式分为两种:阴道分娩(ti括阴道助产)和剖宫产,其中剖宫产869例。结果剖宫产率呈逐年升高而阴道分娩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差异有显著性。在剖宫产指征中,胎儿窘迫及头盆不称居第一位和第二位,而社会

2、因素近年来也明显增加。结论社会因素的增加,阴道分娩率的下降是导致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原因,因此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和严密观察产程,是提高阴道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的宥效措施。【关键词】剖宫产率剖宫产指征变化因素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1月4年间收治分娩产妇2568例,其中剖宫产869例。1.2方法分析木资料中各年度剖宫产率及主要指征的变化。剖宫产指征主要伍括:头盆不称、胎儿窘迫、社会因素、妊娠合并症及其他等。社会因素是指无医学指征、孕妇及家属要求的剖宫产术。其他包括臀位、瘢痕子宫、羊水过少、胎

3、膜早破、过期妊娠、脐带绕颈等。1.3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4年间我院分娩产妇2568例,剖宫产869例,平均剖宫产率为33.84%。2.14年间剖宫产率变化情况见表1。表1各年剖宫产率变化情况年份分娩总数剖宫产数剖宫产率(%)200939711328.46201058818932.14201174725934.67201283630836.84剖宫产率逐年提高,特别是2012年增高显著。2.24年间剖宫产指征变化在剖宫产指征中,胎儿因素逐渐增加居第一位,头盆因素虽呈下降趋势,仍

4、居第二位,社会因素明显增加,成为剖宫产率升高的主要因素之一。3讨论3.1本资料显示,剖宫产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原因有:(1)社会因素成为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因素。①由于手术技术、麻醉技术、术后镇痛、抗感染水平的进步,使剖宫产的安全性有了很大提高;②面对当前的医疗市场,大多数的医院开展了术后镇痛,使部分孕妇对手术的恐惧心理大大降低,有的孕妇从怀孕开始就己做好剖宫产的准备;③孕妇惧怕分娩疼痛担心试产失败会给新生儿造成损伤;④产妇及家属错误认为剖宫产儿聪明,并可选择吉吋;⑤孕妇只生一胎,无需顾虑剖宫产对再次分娩的影响;⑥新的产科模式

5、和社会高标准的要求使产科医生压力过大,为避免阴道分娩风险以及导致的医疗纠纷,也愿意选择剖宫产术。臀位孕妇虽然具备阴道分娩条件也难保不发生意外,从新生儿预后角度考虑,产科医生倾向剖宫产术。(2)胎儿因素:由于B超及胎儿监护仪的广泛应用,羊水过少、脐带绕颈、臀位均成为剖宫产的主要因素。为了胎儿的安全过早干预,使部分假阳性也实施了剖宫产,从而增加了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3)头盆不称:明显的头盆不称是剖宫产的绝对指征,而相对头盆不称却灵活多变,往往在产程中发现,未及吋进行转化治疗,枕横位、枕后位试产吋间不足,而以相对头盆不

6、称行剖宫产。孕妇不合理的饮食,过度增加营养,使巨大儿比例增加。(4)妊娠合并症放宽:这一指征的放宽增加了剖宫产率,但从母婴预后分析,妊娠合并症应属增加剖宫产的合理因素。3.2剖宫产对母儿的影响剖宫产率的升高对降低母儿的发病率、病死率确实有显著成效,但当剖宫产率上升到一定水平后再盲B提高剖宫产率,不但不能降低围生儿病死率,反而会使其增加,而且还会引起许多近、远期并发症,以及增加医疗费用,导致资源浪费。3.3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采取促进阴道分娩的奋效措施,降低剖宫产率。具体措施是:①正确的舆论引导,促进医患沟通,理解和支持产科

7、医务人员的工作,减轻医务人员的心理负扪和思想精神压力。宣传阴道分娩的好处和剖宫产手术的近、远期并发症及对母婴的影响,转变她们对剖宫产的错误认识,让孕产妇和家属“知情”选择。②加强产前宣教教育。③提高服务质量,改变服务模式。④提高母儿监护技术。⑤加强产、儿科医师的合作。⑥为产科医务人员创造安全的行医环境。⑦产科医生是剖宫产的决定者和实行者,因此要降低剖宫产率,必须培训提高产科处理水平和阴道助产技术。总之,剖宫产率的剧增,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问题,控制剖宫产率,需要医学界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之回归

8、合理水平。参考文献[1】王若楷.现代分娩.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96-97.[2】黄醒华.对剖宫产术的思考.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7(7)385-38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