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ID:27933636

大小:59.6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_第1页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_第2页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_第3页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_第4页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摘要】“以德育为核心,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要求教学不仅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成为具有开拓精神的创新型人才。【关键词】培训;学生;创新;思维1创新思维的特点所谓创新思维,就是指人们通过对所掌握的知识和经验的运用,以及对客观事物的观察、类比、联想、分析、综合,探索新的现象和规律,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概念,新的理论,新的方法。新的成果的一种思维方式。创新性思维的特点是推陈出新,不墨守陈规。就教学活动而言,学生的创新思维主要表现为:在教师讲解的基础上要有新的理解,新的见解,新的解决问题的

2、方法,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表现为方式与方法的新颖、独特、别出心裁、不落俗套、不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善于发现问题,并能将问题引向深入。2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性21世纪,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将占主导地位。国家的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将越来越取决于教育的发展与科技创新的水平。江泽民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迗的不竭动力。”还说过:“一个没有创造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道破了教育活动的真谛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发展人的创造能力,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为使我国立于竞争不败之地,必须培养一批能与现代化建设相适应,具有勤于思

3、考,不满足现状,敢于标新立异的创造型高素质人才。3培养创新思维途径培养创新思维的主渠道在课堂,关键在教师。教师要转变观念,精心备课,要创造性的利用各种手段优化课堂教学。把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为主线,思维为主攻的基本原则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3.1营造气氛。活跃课堂一一开拓创新思维的天地。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与进步的永恒主题。要进行创新教育,课堂就必须由“师道尊严”向民主平等转变。要营造平等、民主、轻松、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来开启学生的创造潜能。只有轻松、积极、无压的环境,学生才敢于突破常规,勇于异想天开。教师要以搞活课堂教学。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出发点,利用

4、各种形式,营造生动活泼有利予探索创新的学习情境。要千方百计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动起来,动脑想、动口说、动手做。鼓励学生要勇于探究,敢予挑战前人。允许学生在探究中出现错误,不求全责备。要为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一个无限广阔、自由发展的空间。3.2转变观念,改革教学一一培养创新思维的条件。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教师是关键,摒弃不符合素质教育的旧观念。确立创新教育的学习观、人文观、学生主体观、教学民主观等现代教育的新观念。教师应自觉地提高自身素质,力求具备“四种”能力:获取教育教学新知识、新方法、新信息的能力;勇于承认与改变自己不适应素质教育的旧状态的能力;

5、积极发现并解决素质教育实践中各种新问题的能力;随时注意克服教学低效,保持始终稳定高效的能力。要不断开拓创新。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建立新的教学模式,要做到“五变”: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学生被动”为“学生主动”;变“教师主宰”为“教师主导”;变“学生模仿”为“学生探究”;变“重教条结论”为“重知识发现过程”。教师的教学创新,是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必备条件。3.3创设情境,引发兴趣一一培养创新思维的起点。兴趣是求知的向导,是学习的动力,浓厚的兴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兴趣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联系教材与学生实际,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提出

6、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师在教学中,要以问题引路,巧妙导入,如讲“数列极限”时。用“龟兔赛跑”引入:“一只兔与一只龟赛跑。起跑时,龟在兔前方100m处,若兔速是龟速的10倍,问兔能追上龟吗?”如此引入给学生以新、奇之感。以“趣”引路,以“情”引航,把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变“苦学”为“乐学”。活题与兴趣成了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起点。3.4丰富想象,发展思维一一培养创新思维的基础。想象是根据头脑里已有表象,经过思维加工改造,从而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想象是通往发现、创造的桥梁。爱因斯坦说过:“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

7、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通过实物或直观教具,为学生提供直觉感知和获取想象的源泉;要用形象化的语言为抽象的问题设计具体模型,做好抽象与直观的转化;要刨设问题情境,刺激他们的丰富想象;要联系实际。积累表象,为学生想象创造条件;要鼓励学生观察研究事物。引导学生想象。如“讲三角形全等”,教师可先用硬纸片剪出两个全等三角形。让学生观察其特点。通过将其重叠,改变叠的方向,探讨重合需具备的条件。进一步思考重合的方法,归纳总结出: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