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

ID:27965556

大小:6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07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_第1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_第2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_第3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_第4页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兴仁镇初级中学四川广安638515)【摘要】节奏是音乐的精髓,是组成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木文是如何培养学生节奏感进行研究,从学生对音乐节奏型的掌握、通过训练正确的节奏培养学牛的节奏感、强调歌词来培养节奏感以及怎样去训练和运用等方面展开分析论证,让学牛在学习的过程中的效率得到提高并取得重大的突破。希望对提高学牛节奏的感知、理解、创作和表现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关键词】节奏培养训练理解中图分类号:G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6)12-0069-02节奏是音乐的精髓,是组成音乐的核心要素之一

2、。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有利于促进学牛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培养学牛敏锐反应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切音乐活动离不开节奏,唱歌、跳舞、演奏乐器都离不开节奏感,所以要提高学牛的音乐基木素养和能力,从中唤醒他们音乐的木能,使他们感受到表现音乐的快乐。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呢?木文就这个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一、在游戏活动中激发学牛对节奏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牛对某一项活动毫无兴趣可言,那么学生很难真正去参与这项活动,从而掌握这方面的能力。兴趣分为肓接兴趣和间接兴趣,而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必须抓住学牛的直接兴趣,从

3、而产生学生学习节奏的倾向。学牛最感兴趣的活动是游戏,所以,把节奏感融入到游戏当中用游戏化的方法和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其效果是不言而喻。节奏就存在于我们的周围牛活中,还可以寻找日常生活中的节奏,以激发学生对节奏的兴趣。因而要让学生对节奏感兴趣,必须从现实生活入手,挖掘节奏,寻找节奏。女口:学生喜欢的动物的叫声;自然界的声咅;交通工具的声咅等。这些声咅都是非常形象的节奏,学生能轻松地找到这些声音,在兴趣的前提下模仿这些节奏,并用语言、动作、借助乐器等形式表现出来。让他们已能在模仿中感受并理解节奏,对节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为进一步培养节奏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2/

4、4××××

5、××××11嘀嗒嘀嗒嘀嗒嘀嗒(吋钟声)4/4××××××××

6、××××××××

7、

8、MMMMMMMMMMMMMMMM(MM叫声)二、培养对学生节奏的听辨能力。音乐是听觉艺术,各种音乐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因此,音乐听觉能力是形成各种咅乐能力的前提条件和基础。许多咅乐能力都是

9、来自听觉的,如咅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唱歌能力、欣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以及节奏感等都与听觉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要学会用听的方法探索节奏的能力,学生有了这种能力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我们生活在声咅的世界中到处都充满各种奇妙的声咅:清脆的鸟叫声;此起彼伏的汽车喇叭声;悠扬的钟声等。让学生仔细聆听这些声音不仅能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倾听,然后将这些声咅用咅乐来代替,让学生听着咅乐自由做各种动作,亲自感受各种各样的节奏,慢慢地学生就会发现这些声音在不停的变化,又有一定的规律性,从中体验了快乐,从而对节奏有更细致、全面、深刻的理解。汽车鸣喇叭:2

10、/4××·

11、××·11嘀嘀嘀嘀33×

12、

13、(三连音)咯咯咯咯咯咯咯咯三、利用语言来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咅乐节奏的主要来源之一是人类的语言,语言本身含有丰富、生动、微妙的节奏。我们生活在语言环境当中,从语言节奏出发来掌握音乐节奏是比较容易的。节奏大多是从人的生活中提炼出来的,音乐的节奏与语言的节奏有密切系,为了表现节奏,可进行有节奏的语言朗读,讲一些词、短语、简单句,并拍出节奏。即兴说一句有节奏的话,这样学生们都想说出最漂亮的词句,拍出最好的节奏,既进行了节奏练习,也培养学生们的

14、词语创作能力,同吋也体验了节奏感。2/4×·×××

15、×××II我是一个好孩子2/4×·×××

16、××××11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四、对学生进行咅乐节奏感的培养要重视动作节奏训练。培养音乐节奏感要通过形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的节奏。动作在学生感受音乐节奏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音乐主要靠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表现手段来表达。但要让学生感受这些表现手段所表达的内容,单靠听

17、觉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