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公益形成的条件

浅论公益形成的条件

ID:27966286

大小:69.0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7

浅论公益形成的条件_第1页
浅论公益形成的条件_第2页
浅论公益形成的条件_第3页
浅论公益形成的条件_第4页
浅论公益形成的条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论公益形成的条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论公益形成的条件摘要:公益的形成,是由相应的政治、经济、社会和伦理条件合力促成的。因此,公益的形成条件主要是政治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和伦理条件。关键词:公益政治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条件伦理条件[中图分类号]G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12)11-0009-02在近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文件中,多次提到“公益”,并强调要大力发展公益性事业。“公益”现己成为我国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但公益究竟如何形成,却鲜有人研究。研究公益的形成条件,将有助于公益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从政治、经济、社会和伦理四个方面,来探析公益的形成条件

2、。一、公益形成的政治条件为公众提供公益,是国家与政府存在的政治合法性基础。(-)向公众提供公益是政府的重要经济社会职能马克思说:“一切政府都不能不执行一种经济职能,即举办公共工程的职能”。⑴政府职能,是政府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所承担的职责和功能。[2]它是政府木质的内在要求和活动的具体表现。在我国,政府职能归结为: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社会管理职能进一步分离。社会职能从中分化出来,并单列出一个公共服务职能。这都说明在当今社会,公共领域得到了标志性、萌芽式的发展。公共领域,实际上是现代社会在公众独立财富意识

3、、和自由政治意识⑶发展的衍射光谱下,向服务型政府职能的转变中逐渐汇聚而成的。而政府的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的具体内容,均是有利于公众利益的内容,是社会公益供给的具体行为。一个社会其公益事业发展的程度,是评价政府履行社会职能是否得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当一个社会的公益事业发展较为成熟,社会成员能得到较宽松的牛存环境,他们对于政府的认同度和支持率就必然上升。这便能够起到巩固政府统治基础的作用。(二)发展公益是延伸政府合法性的基木理据合法性被看作是有效统治和政治稳定的基础。它将肓接影响政权的稳固程度。一方面,从政治秩序的角度来看,政治合法性的基础之一是,政治体系的

4、运行是否有效地实现了人们的利益。因此,为了保持政府民意合法性依据,政府必须提供社会公益物品及服务。另一方面,社会公益供给,作为一种对公益的保护与发展行为,也是政府合法性的内在要求。如果政府对社会公益内容缺乏有效地供给,则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从而出现合法性危机。严重的政治合法性危机,将最终危及政权。因此,判断一个政府的统治是否具有合法性,最根本的一点,就是看其统治的立场和岀发点是否有公益,是否有利于促进公益的发展。二、公益形成的经济条件财产占有的私有制结构,会形成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均等状态,导致贫富差距逐渐显现,一些人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而社会化大生

5、产和专业化分工,又进一步加强了人们对公共体系的依赖。这些因素使公益的产生,具有了经济土壤。(-)社会财富的不公平占有状态需要公益予以调适列宇曾提岀,“私有制则是随着交换的岀现而产生的”。[4]私有制的产生,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这一阶段中,阶级分化更加严重。一方面,财富完全积聚到少数的奴隶主阶级手中。另一方面,大众日益贫困化,贫民人数日益增多,奴隶大大增加。私有制的出现,造成社会财富能力不平等,强弱、贫富差异,人的社会境遇不同,贫富仇视和贫富冲突显现。这种现象,急需有一种社会中间力量进行居中调节,以缓解贫富矛盾,缩小贫富差距,保障贫弱者的基本

6、生活需求。公益为满足人们的这一需求得以形成。公益最初由国家提供,国家作为社会各种利益冲突的调合器,提供社会公益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民众对社会资源的公平分享。这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社会化大生产与专业化分工使人们对公共体系的依赖加强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使生产技术和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个体生产方式向社会化生产方式转化,专业化分工体系得以形成。生产社会化,也使传统的家庭保障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在生产社会化条件下,家庭的职能转变为单纯的消费实体,其保障功能大大缩小。一般来说,社会化大生产中的家庭,主要是依靠工资来维系家庭成员的生活。一旦由于某

7、些原因,家庭的工资收入中断,家庭成员将必然处于既无资产可依赖,又无家庭可保障的困境。同时,社会化生产的发展,也进一步促使生活社会化的组织程度不断提高,教育、卫生、医疗等生活服务,都逐步走上社会化发展进程。成员的个人需求成为一种社会需求。公益便由此而生。三、公益形成的社会条件公益形成的社会条件,主要因素是人的社会依赖性及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需要。(-)人的社会依赖性人除了作为生物具有自然性外,还具有社会性。正如费希特认为的那样,人注定是过社会生活的。他应该过社会生活。如果他与世隔绝,离群索居,他就不是一个完整的、完善的人,而且会自相矛盾。[5]人对社会的

8、依赖,主要体现为两方面需求:人的物质需求和人的精神需求。人对社会的这种依赖性,也使得公益得以形成。一方面,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