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及其防护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及其防护

ID:28041519

大小:6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7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及其防护_第1页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及其防护_第2页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及其防护_第3页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及其防护_第4页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及其防护_第5页
资源描述: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危害及其防护》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一)硫化氢主要危害:本品是强烈的神经毒物,属高毒类。急性中毒:轻者表现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鼻、咽部烧灼感。中度中毒者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明显,头痛、头晕、乏力、呕吐、轻度意识障碍。咳嗽、胸闷呈现化学性支气管和肺炎肺水肿征象。重度中毒者可在数秒内突然昏迷,呼吸和心跳骤停,发生闪电样死亡。长期高浓度接触可引起眼和呼吸道炎症,重者角膜溃疡、视力模糊。长期低浓度接触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和周围神经炎等。目标疾病职业病:职业性急性硫化氢中毒(GBZ31)职业禁忌证:1、中枢神经系统器质性疾病;2、伴肺功能损害的呼吸系统疾病;3、器质性心脏病。预防措施:

2、1、提高自动化和密闭化程度,加强通风排毒;2、穿静电工作服,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3、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和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4、进入密闭空间或高浓度作业区时,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过滤防毒面罩和面具。(二)氨气主要危害:属高毒物。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眼结膜、鼻粘膜、咽部充血、水肿;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的征象。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紺;表现肺炎或间质肺炎等症候。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呼吸窘迫综合征、谵妄、昏迷、休克等。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和眼、皮肤灼伤。目标疾病

3、职业禁忌证:1、慢性阻塞性肺病;2、支气管哮喘;3、慢性间质性肺病;4、支气管扩张。预防措施:1、避免直接接触液态氨;2、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3、提供冲淋设施、洗眼设备;4、穿静电工作服,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5、工作场所禁止饮食和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6、远离火种、热源,现场禁止使用明火操作。(三)苯主要危害:属高毒类。急性中毒:在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的苯蒸气可引起急性中毒。初起粘膜刺激症状,随后表现兴奋及醉酒征象,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重者可出现震颤、谵妄、昏迷、抽搐、血压下降,甚至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慢性中

4、毒者:最常见的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和造血系统损害。早期白细胞持续下降,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可同时有血小板下降,皮肤粘膜出血等。晚期可发展为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极少数可引起不同类型的白血病。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变得干燥、脱屑、皲裂、过敏性湿疹和毛囊炎等。目标疾病职业病:1、职业性慢性苯中毒(GBZ68);2、职业性苯所致白血病(GBZ94)o职业禁忌证:1、上岗前检查血象,检查结果低于正常参考值(白细胞计数低于4.5x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8x101g/L,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4xlO12/L,女性低于3.5xlO12/L或血

5、红蛋白定量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2、造血系统疾病如各种类型的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血红蛋白病、血液肿瘤以及凝血障碍疾病等;3、脾功能亢进。预防措施:1、可用低毒或无毒的化学物代替苯做原料或溶剂;2、改良工艺,防止跑、冒、滴、漏,做好通风排毒;3、严禁用苯洗手,接触高浓度苯蒸汽应戴合适的防毒面具;4、坚持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及工作场所苯的检测工作。(四)甲苯、二甲苯主要危害:属低毒类,可经呼吸道、皮肤和消化道吸收。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中枢神经系统麻醉作用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重者恶心、呕吐、幻觉、谵妄

6、、抽搐、甚至神志不清,有的出现癔病样症状,慢性中毒者可有头昏、头痛、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症。长期作用可引起脑病、肝、肾功能损害。对血液系统的影响较小。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红斑、干燥、脱脂、皲裂及皮炎等。目标疾病职业禁忌证:1、上岗前检查血象,检查结果低于正常参考值(白细胞计数低于4.5x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8x101g/L,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4xlO12/L,女性低于3.5xlO12/L或血红蛋白定量男性低于120g/L,女性低于110g/L);2、造血系统疾病如各种类型的贫血、白细胞减少症和粒细胞缺乏症、血红蛋白病、

7、血液肿瘤以及凝血障碍疾病等;3、脾功能亢进。预防措施:1、可用低毒或无毒的化学物代替苯做原料或溶剂;2、改良工艺,防止跑、冒、滴、漏,做好通风排毒;3、严禁用苯洗手,接触高浓度苯蒸汽应戴合适的防毒面具;4、坚持做好上岗前、在岗期间的健康检查及工作场所苯的检测工作。(五)氟化氢主要危害:属高毒类。急性中毒:吸入较高浓度氟化氢时,鼻、喉、胸骨后烧灼感。嗅觉丧失、咳嗽、声嘶。严重时眼结膜、鼻粘膜、口腔黏膜顽固性溃疡、鼻衄、鼻中隔穿孔、角膜穿孔、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甚至发生反射性窒息、呼吸循环衰竭等。氟化氢皮肤灼伤初起皮肤潮红、干燥。创面苍白

8、,坏死,继而呈现紫黑色或灰黑色。深部灼伤如处理不当时,可形成难以愈合的深溃疡,损及骨膜和骨质。本品灼伤疼痛剧烈。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氟化氢可引起牙齿酸蚀症、牙龈出血、干燥性鼻炎、鼻衄、嗅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