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

ID:28066295

大小:62.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7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_第1页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_第2页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_第3页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_第4页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小儿头皮静脉穿刺的护理体会苏秀盈舍海梅(吉木萨尔县妇幼保健院新疆吉木萨尔831700)【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021-01【文献标识码】B小儿头皮静脉穿刺术是从事儿科临床护理工作的护士应具备的最基木的操作技术。穿刺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甚至延误危重病儿抢救时机。因此掌握小儿静脉穿刺的技能,提高穿刺成功率至关重要,现将木人十多年的临床工作经验介绍如下:1.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的关键1.1正确区分头皮静脉与动脉:由于动脉的血液运行呈离心性,因此在行头皮静脉穿刺时,若误入动脉,则回血呈冲击状,推

2、药时阻力较大,有反应的患儿可出现痛苦面貌或哭叫,所以首先要熟悉解剖部位,正确区分头皮静脉与动脉,切勿乱行穿刺。头皮静脉外观呈微蓝色,无傅动感,管壁薄,易压瘪,较易固定,血管不易滑动,血液多呈向心方向流动。用手指按压局部血管时,血管在很短的时间内可消失。头皮动脉外观呈正常皮肤色或淡红色,有博动感,管壁厚,不易被压瘪,血管易滑动,血液多呈离心方向流动,用手指按压局部血管时,血管不容易消失。1.2选择合适的头皮静脉进行穿刺:小儿静脉血管管腔虽小,表浅但较易固定,富有弹性。小儿静脉穿刺时,应选择一条自己觉得有把握的血管,方可开始进行穿刺,否则草率进针,

3、容易失败。1.3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面对哭闹不安的小儿,护士应保持稳定、轻松的情绪,消除紧张心理。穿刺时操作要认真、细致、耐心,切勿慌乱。1.4设法使患儿安静:对比较哭闹的婴幼儿,可先拿玩具吸引他,在爱抚、亲热中选择头皮静脉,分散患儿注意力,然后进行穿刺。其次嘱咐家长在穿刺前30分钟勿给小孩喂奶或进食,以防穿刺时患儿哭闹引起呕吐而致误吸。2.特殊患儿的头皮静脉穿刺技巧2.1刚出生的新生儿头皮静脉不充盈而看不清时,穿刺前局部可实施热敷促使血管充盈而暴露,方可穿刺。2.2营养不良的消瘦儿:此型病人皮下脂肪少、肌肉松弛,静脉血管虽然暴露好,但易滑动,

4、穿刺时一定要左手绷紧局部皮肤,使静脉不滑动,另一手以20度进针潜行0.2—0.3cm时再刺静脉,切勿用力过猛。2.3肥胖型:由于脂肪丰富,血管较深,暴露不明显,但静脉相对固定,沿静脉解剖方向,以30度角缓慢探索进针,奋突破感时即可见到冋血。2.4水肿型:可沿静脉走行的位置,以拇指压迫局部约3cm,使组织液挤到周围组织内,静脉暴露后,快速直接刺入静脉。2.5脱水型:由于失水,循环血量减少,血液浓缩导致静脉塌陷,重者伴有肢体厥冷。进针前可用按摩或热敷等方法促使血管暴露,进针时宜缓慢,这类病人由于血管充盈差,进针后不一定见冋血,但针尖进入血管后有“落

5、空感”。如无冋血,可用注射器轻轻抽吸,或推入少量液体,若畅通无阻,皮肤表面无隆起,无变色现象,且点滴顺利吋,证实穿刺成功。2.6出血倾向型:这些患儿由于血液成分的改变,血管的脆性增加,血液凝固功能很差,穿刺吋宜选用较小的头皮针,在靠近静脉血管处的皮下进针。小结:小儿头皮静脉穿刺不同于成人,儿科护士除了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过硬的穿刺技术,还应该加强与患儿的心理沟通,掌握头皮静脉的分布及苏与动脉的区别,提高穿刺率。参考文献[1】朱念琼主编.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67.腺样体肥大的CT、MRI诊断与临床分析康传红张元忠(湖

6、北省红安县人民医院CT、MRI室438500)【中图分类号】R76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28-0022-02【摘要】0的探讨CT螺旋扫描、二维矢状位重建图像及MRI矢状位图像诊断腺样体肥大的价值及标准,并讨论其临床意义。方法分析正常者与腺样体肥人者的CT图像及MRI图像,观察测量鼻咽气腔及后壁软组织,计算腺样体指数。结果腺样体肥大者CT及MRI图像可见鼻咽气腔变形变窄,后壁软组织左右侧对称性增厚,密度均匀,咽隐窝及咽鼓管咽口显示欠清晰,咽旁间隙清晰,邻近骨质无破坏,后鼻孔不同程度受阻塞,多与鼻旁窦炎、中耳炎

7、、扁桃体肿大并发,腺样体指数≥0.7CL结论CT螺旋扫描、并进行二维重建得到的矢状位图像或行MRI矢状位扫描得到的腺样体指数是诊断腺样体肥大的金标准,CT轴位扫描不能作为诊断腺样体肥大的可靠依据。【关键词】腺样体肥大CT螺旋扫描MRI腺样体肥大在儿童中很常见,临床常根据症状、鼻咽镜检查及鼻咽侧位片测量等方法来确诊[1],近年来利用螺旋CT扫描及二维矢状位重建或MRI矢状位扫描检査来诊断腺样体肥大已得到广泛的临床应用。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利用CT螺旋扫描、并进行二维重建得到的矢状位图像或行MRI矢状位扫描来进行诊断,为临床进行保守或手术治疗提供

8、客观依据,同吋我们比较了CT轴位、矢状位重建图像与MRI矢状位图像,发现后二者在诊断准确率上无显著差异性;轴位图像因扫描吋患者的体位、咽腔特有的形态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