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的说课稿.doc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的说课稿.doc

ID:28118111

大小: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的说课稿.doc_第1页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的说课稿.doc_第2页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的说课稿.doc_第3页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的说课稿.doc_第4页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的说课稿.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的说课稿.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政治权利和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准则》的说课稿本人说课的内容是必修二<<政治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第两目的内容.一.本部分的内容和在教材、高考中的地位.本框第一目“生活中的政治权利与义务”为情景导入.通过六张照片展示公民下游的政治权利和义务,旨在使学生对本部分内容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这一目的内容本人没有采用.第二目“神圣的权利 庄严的义务”是情景分析,教材具体阐明公民的三项政治权利和四项政治性义务.第三目“参与政治生活 把握基本原则”,是对公民政治权利和义务关系认识的深化和升华. 对本框,本人计划用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讲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第二课时讲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三

2、大原则.主要是考虑到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难度比较大,需要一节课才能讲透.第一课时的内容比较简单,但基础的知识也比较多.本框如果只用一课时讲完,时间不够用.本单元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主观的基础上,主要介绍我国的国家性质、公民的政治权利与义务,以及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内容、行为准则和主要方式等.从知识的内在联系看,本框是对人民当家作主地位以及民主广泛性和真实性作进一步的分析.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是通过人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履行的政治性义务体现的;人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履行的政治性义务是民主广泛性和真实性的具体体现.了解本目的内容对学好第三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要坚持的三大原则做好了铺垫

3、.本目中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为第二课的民主选举和第三单元讲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好了埋伏;本目中的监督权为第二课的民主监督和第二单元对政府的监督和第三单元人大的监督、人民检察院的法律监督、政协的监督以及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相互监督,这些知识点串起来就可形成一个监督的知识专题.本部分在高考中一般是出选择题,难度也比较低,属于识记类较多.2006年广东出了一道自由和法律关系的辨析题.此后这部分再也没有主观题出现.二.学情分析关于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在初三也涉及了,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本人教的高一(6)、高一(7)、高一(8)是普通班,高一(9)、高一(10)是重点班.但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

4、,普通班和重点班理解起来都较容易.三.教学目标的分析(1)知识目标知道公民享有的三项政治权利和四项政治性义务.(2)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对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的打砸抢烧事件为素材,引出本部分的内容,设计视频、图片、文字材料等让学生在本次事件中体验和感悟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西藏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和本部分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国家大事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即树立权利意识和义务意识,不做臣民,不做暴民;增强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解.四.教学重难点的分析(1)重点: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法律资格、地位.

5、理由:这些是本部分学生最起码要掌握的内容.(2)难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含义;监督权的含义;自由和法律的关系.理由:对这两个含义的了解主要是学生对它们外延不清楚;对自由和法律关系,有些人会理解为自由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无拘无束,认为法律是对自由的限制.实际上我国传统的老庄和道教就是这样认为的.中国人缺乏现代的法治思想,往往把自由和法律完全对立起来.五.教学方法的分析主要通过西藏拉萨打砸抢烧事件这一案例,让学生在其中自主领悟、模拟、体验、探究、加深对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理解,对自由和法律关系的理解.理由:选择一例一析主要是考虑到西藏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可以贯穿本部分内

6、容,同时也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本次事件的分析上,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六.教学手段的分析多媒体教学.理由:在本课件安排了两个视频、大量发生在西藏拉萨打砸抢烧事件中的图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西藏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的背景资料,使学生的学习变得直观、生动,使教学内容变得丰厚和富有时代气息.七.课型:新课型.八.课时:一课时.九.教学过程的设计及分析教学阶段教学内容教学理由导入新课视频:温总理就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答记者问 使学生思考我国公民有哪些合法的政治权利和义务?公民应如何正确参与政治生活?推进及课堂设计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大致了解通过“藏青会”选举噶伦,引起

7、学生对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含义的思考后,重点理清该项权利的外延、法律资格和地位情景激趣;通过选举噶伦和列举其他形式的选举,使学生明白选举权仅指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通过美国记者所谓的“和平的示威游行”被镇压,用图片、拉萨打砸抢烧事件的记录片、外国游客的介绍使学生了解真相,并思考自由是不是可以为所欲为和无法无天?通过铁的事实说明达赖集团策划的“和平的示威游行”的真相,并使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体会到法律对自由的保障和促进作用通过温总理的回答使学生思考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能不能满嘴谎言捏造或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然后界定监督权的主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