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自主探索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自主探索

ID:28125849

大小:18.38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8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自主探索_第1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自主探索_第2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自主探索_第3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自主探索_第4页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自主探索_第5页
资源描述:

《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自主探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诱发学生自主探索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精神中,这种需要特别重要。”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放手,凡是学生能自己学会的,让学生去学;凡是学生能自己去做的,让学生去做;凡是学生能自己去说的,让学生去说。让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为自主探索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一、精心设疑,诱

2、发兴趣,师生共同探究  “学启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才能启发学生去探索。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把握教材、捕捉学生思维并加以引导的能力,充分运用疑问为发展智力服务。所谓设疑,是教师有意识地将“疑”设在学生学习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之中,使学生在疑中生奇、疑中生趣,从而达到诱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针对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在教学“9的加减法”时,我右手拿5支铅笔,左手拿4支铅笔,让学生算一算一共有几支铅笔?学生回答后,出示算式:5+4=9。我再启发说:每人拿出9支铅笔,摆摆看――9还能分成几和几,并写出算式。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动手、认真思考,圆满完成本节课

3、的教学。这样,学生在求知解疑的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索,从而诱发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二、发挥群体力量,合作探究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  研究表明,成就感强的学生敢于面对困难,有较强的毅力,富于挑战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分层

4、次调动不同类型学生的创造动机,开展合作学习,发挥不同类型学生的特长,使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尽可能地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充分发挥小组活动的群体互动功能,做到人人参与、个个发言,互相启发,相互促进,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如在教学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时,首先让学生把手中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学具,放在白纸上,沿四周画出图形来。画后我提出问题:这两种图形一样吗?有什么不同?并让学生在小组中展开讨论。讨论前我提出明确要求:(1)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2)在小组中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要以理

5、服人,不能少数服从多数。我巡视时,可以了解到每组学生讨论的情况,然后让每组中有代表性的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小组讨论,他们对两种图形有什么不同、各有何特点等问题有了初步认识。这些问题是在小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得出的结论,尽管有的不是十分的准确,可比起教师的讲解效果要好很多。这样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动脑找出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特征,认识到长方形有4条边,对边相等;有4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有4条边,四边相等;有4为了充分发挥“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的作用,我们不仅把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还利用系统的特色栏目开展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健康教育、反邪教

6、教育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为了确保“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设备正常使用,我校做到安装、教师培训同步进行。设备安装到位后,中心校组织各学点管理人员统一到县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培训,熟悉系统的使用和维护。个角,都是直角。接下来让学生分组制作1个长方形和1个正方形。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不仅自己动脑想、动手做,同时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加深了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  三、拓展思维空间,进行自主探讨  数学知识的联系非常紧密,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引申和扩展,没有学生自己的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因此,教学中我们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运用已

7、掌握的思维方法,尝试解决新问题。通过自己的推理判断概括,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推导,找出解决办法,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学习的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如教学“乘法分配律”时,首先做一道练习题:已知一个长方形的长是8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用两种方法计算)当学生说出(8+3)×2=22(厘米)与8×2+3×2=22(厘米)后,这时我再出示“(8+3)×2○8×2+3×2与(18+7)×6○18×6+7×6”,提出“每组算式有什么样的关系呢?”当学生说出是相等时,我又提出“观察一下,这两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引起学生的思考。之后让学生自

8、己动脑筋,四人小组讨论找出答案。学生们的积极性调动了起来,七嘴八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