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AI vs AI+行业,AI普及还面临哪些挑战-.doc

行业+AI vs AI+行业,AI普及还面临哪些挑战-.doc

ID:28140044

大小:41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行业+AI vs AI+行业,AI普及还面临哪些挑战-.doc_第1页
行业+AI vs AI+行业,AI普及还面临哪些挑战-.doc_第2页
行业+AI vs AI+行业,AI普及还面临哪些挑战-.doc_第3页
行业+AI vs AI+行业,AI普及还面临哪些挑战-.doc_第4页
行业+AI vs AI+行业,AI普及还面临哪些挑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行业+AI vs AI+行业,AI普及还面临哪些挑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行业+AIvsAI+行业,AI普及还面临哪些挑战?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近日,由CSIA-ICCAD、《中国集成电路》主办,摩尔精英协办的首场“人工智能与半导体技术国际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Arm人工智能生态联盟秘书长、Arm战略联盟业务发展总监金勇斌在论坛上做主题演讲《平台化赋能AI生态创新》,就大热的人工智能与Arm生态创新进行了精彩分享,简述Arm对AI大势的观察,以及驭势而赢的平台化策略。    1行业+AIvsAI+行业,AI普及还面临哪些挑战?  人工智能带来了大量的创新机遇毋庸置疑,金勇斌首先为我们阐述了一个概念:现在谈AI应多为行业+

2、AI而不是AI+行业,行业本身就一直存在,产业链相对成熟,只是人机协作效率较低,决策多是靠人。通过+AI技术赋能可以使效率有质的提升,使物体变得更聪明、更智能,更理解人从而减少甚至不需要人的干预做出行为决策。  要+AI赋能更多的行业、渗透更多的应用,还有各种亟待解决的瓶颈。现阶段技术方面的主要挑战是算力提升、功耗降低、成本控制、算法场景化集成等方面,接下来安全和隐私也是无法逃避的问题。目前许多终端数据都是送到云端做分析处理,边缘AI算力已经开始快速迭代,多数的检测识别任务将在端侧就地完成,设备的可靠性会提高,数据的隐私性会提高,但如何保护算法自身被窃

3、取的安全性需要解决。芯片作为前端智能应用的基础支撑,如何解决以上相关挑战,加强生态协作是不可忽略的一环。    2Arm三大平台已搭建,加速平台化赋能  神经网络加速器非常重要,但它不能解决一切问题,只是AI芯片中的一个部分。金勇斌举例道,视频流从摄像头先到ISP域做信号处理,再到CV域做目标检测,再到NN域做识别,即使NN也不能完全自治处理一个完整的深度学习模型,过程中需要CPU或向量处理器的深度参与,要屏显还需要GPU/DPU,图像回传还需要编码器...这是一个系统工程。Arm着力于为合作伙伴提供平台型解决方案,包括已有的CPU、GPU、ISP,近

4、期发布的OD、ML处理器,辅以ArmCL,CMSIS-NN、ArmNN等计算库及软件,全面支持主流的深度学习模型以及传统CV,开发者能够继续使用他们首选的框架和工具,经Arm开发软件无缝转换结果后可在底层平台上运行。    以上要素都在Arm近期发布的ProjectTrillium平台上得以体现,加上Arm在2017发布的平台安全架构PSA,一个个单点IP汇聚成一个高效且安全的子系统,再通过拥有广泛支持的连接IoT设备的ArmMbed平台将数据安全地送上云。金勇斌说明了目前Arm三大平台所需要完成的任务,赋能生态伙伴的应用解决方案创新、共建产业标准与开

5、发者生态、激活增值解决方案与服务。    3产学携手,在开放协作创新生态中共成长  有了平台便可以对应广泛的合作伙伴,怎么把解决方案与开发者生态激活?目前中国AI行业日新月异,AI发展需要应用落地才算真“AI”,所以Arm去年在上海发起了人工智能生态联盟(AIEC)。据金勇斌透露,联盟发起时是22家单位,现在已经是120多家了,包括芯片公司、算法公司、OEM、方案商、系统集成商、运营商等,同时也成立了相应的科技创新基金。    此外,Arm过去10年在中国耕耘大学计划,目前已经与国内500所以上高校建立平台,自身以及与合作伙伴开发了1300多门课程,涉

6、及IoT、Mbed平台、ML/AI等众多领域。Arm非常愿意作为一个载体,提供平台,帮助各类合作伙伴们实现大学教育及合作计划。  最后,金勇斌总结说到,目前大家的印象中Arm可能是CPU的代名词,但Arm也是一个科技生态的代名词——建设开放式协作创新与共同成长的生态系统,共建、共长、共享。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