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医院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

ID:28143485

大小:65.17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医院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_第1页
医院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_第2页
医院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_第3页
医院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_第4页
资源描述:

《医院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医院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王志英(江丙省南丰县中医院344500)【摘要】目的分析医院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的250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院内感染患者有100例,并对这些院内感染患者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我院的院内感染患者100例,感染率为4%,感染最多的患者,依次为脑系科、祌经内科、心内科、普内科例子、呼吸科。感染部位分布:下呼吸道感染45例上呼吸道感染23例,胃肠道感染10例,泌尿系7例,皮肤软组织5例。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其检的病原菌65株,检出革兰阴性菌有35株,检出真菌

2、21株,检出革兰阳性菌3株,其中混合感染有5例。结论医院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对危重患者、采取不合理的操作、滥用抗生素、老年患者等;木院在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关键词】院内感染危险因素病原菌分布危重患者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19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3-0365-02近些年来,我国各医院出现的院内感染患者的人数逐年攀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无益于患者的正常生活,对此,引发医学界的广泛关注。木文选取2010年11月至2012年12月间我院的250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1材料与方法选取2010年11月至

3、2012年12月间我院的2500例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这些患者中,1280名为男性,1220名为女性,男女比例是64:61;他们的年龄集中于2〜81岁,平均年龄为54.3岁。诊断标准,严格按照卫生部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对以上患者采取回顾性调查分析,同时医院发生的感染患者,全部按照卫生部医院监控网要求,对其统一的填写表格、整理及汇总。2结果我院的院内感染患者100例,感染率为4%,感染最多的患者,依次为脑系科30例、神经内科25例、心内科20例、普内科15例、呼吸科10例。感染部位分布:下呼吸道感染45例,占总数的45%;上呼吸道感染23例,占总数的23%;胃肠道感染

4、10例,占总数的10%;泌尿系7例,占总数的7%;皮肤软组织5例,占总数的5%。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其检的病原菌65株,检出革兰阴性菌有35株,占总数的53.8%;检出真菌21株,占总数的32.3%;检出革兰阳性菌3株,占总数的4.6%;苏中混合感染有5例,占总数的7.7%。3讨论从本文调查的结果显示,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表有以下四大方面:(1)危重患者成为院内感染的一大人群。本文院内感染患者主要集中在脑系科、神经内科、心内科、普内科,这些患者的病情比较危重,由于神经、心血功能造成严重损伤,机体免疫力急速下降,呼吸、饮食及分泌有障碍,再加上长期卧床不起,极易发生呼吸道感染性疾

5、病等。[2](2)侵入性操作。本文结果显示大量院内感染患者实施过侵入性操作例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胃镜检查等,均能够损伤机体的呼吸、消化系统,这样频繁的操作,一些病原菌就会乘虚而入,引发呼吸道和消化道感染。(3)滥用抗生素。院内部分患者没奋按照医生的嘱咐应用抗生素,抗生素应用冇过量的现象,这样就会造成机体内的菌群失调,引发感染,加重患者的病情,还增加了患者的身心、经济上的负担。(4)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有许多基础性疾病,机体功能退化严重,免疫力低下,极易受到病菌的侵染,进而产生感染。院内感染事件频发,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巨大伤痛,也会给医院带来不好的声誉,对此,医院应当采取有效的院

6、内感染的预防措施。笔者认为应当从如下几方面做起:(1)提高医护人员预防院内感染的知识技能。本院应当组织专员学4成功医院采取预防院内感染的经验,同吋邀请学界闻人到我院进行专题讲座,针对我院的实际情形,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院内感染的方案,充分将风险管理与预防院内感染的措施巧妙结合在一起。对培训的医护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对于不合格者,继续加学一个课吋,直到考核通过为止,并将其制度化,每年都进行一期的讲学、培训及考核。[3](2)加强基础护理。对于危重患者、侵入性操作、滥用抗生素、老年患者而言,护士需要加强对其基础护理,针对患者的病症,采取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保证病房的环境卫生,定期

7、开窗通风,消毒工作一定要做到位;为患者制定完善、合理、多样化的饮食方案,维持患者的营养需要。(3)建立预警机制。对于发生院内感染的病例,立即组织专家进行诊治,并将其资料输入本院数据库,每月通报本院的院内感染的病例,并组织本院医护人员学习。综上所述,医院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是对危重患者、采取不合理的操作、滥用抗生素、老年患者等;本院在针对这些危险因素,采取奋效的预防措施,极大地降低了院内感染发生率。参考文献[1】林金香,陈妙霞,周小香;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与医院感染的相关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