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重点总结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重点总结

ID:28173902

大小:51.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08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重点总结_第1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重点总结_第2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重点总结_第3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重点总结_第4页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重点总结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知识重点总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单元梭伦改革(一)时间:公元前六世纪初(二)地域:欧洲希腊地区雅典城邦(三)历史背景(或原因):1、贵族政治的实施使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尖锐,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需要缓和。2、雅典的地理环境和奴隶制经济的繁荣为梭伦改革提供了必要条件。3、工商业奴隶主崛起,贵族政治腐败使得工商业奴隶主联合平民共同反抗贵族统治,梭伦改革成为必然。4、梭伦通过自身的努力,在雅典树立了较高的威望,成为首席执政官。(四)主要内容:①颁布“解负令”,释放债务奴隶,并归还其抵押的土地。②颁布遗嘱法,规定无子女者可将财产交给指定的继承人。③确立财产等级制度,按照财产多少划分政治权利,并规定其相应义务。

2、④恢复公民大会最高权力,并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⑤司法方面,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⑥颁布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法令,鼓励发展工商业,扩大下层平民就业机会,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五)历史作用(或含有局限性):①改革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②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为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③但是,没有完全解决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六)改革的性质(实质):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一次自上而下的完善奴隶制社会政治统治的改革,为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七)成败原因分析:(成功)①改革顺应了历史潮流,平民与贵族之间矛盾的调节有效促进

3、了生产力的的发展。②改革措施切实可行,有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的支持。梭伦不再担任首席执政官后,其改革措施还是保留了下来。(八)特点:崇尚中庸,手段温和。(九)其他:特别注意梭伦改革调节的贵族与平民的矛盾是统治阶级内部矛盾。不是阶级矛盾。公元前六世纪晚期克里斯提尼改革是雅典民主政治真正确立。公元前五世纪伯利克里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①人民主权;②轮番而治;③崇尚法律,法律面前公民平等。-页脚---第二单元商鞅变法(一)时间:公元前四世纪中期。(前356年——前338年)。或秦孝公在位期间。(二)地域:战国时期的秦国。(三)历史背景(或原因):①春秋

4、战国之际,铁制农具和牛耕逐渐推广促进了生产力的极大提高。②社会阶级关系变化,出现了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阶层,他们要求进一步打破束缚,解放生产力。③社会发展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以中央集权制度代替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④春秋战国之际,战争频繁,各国为了自保纷纷进行变法。⑤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法家学说主张变革,受到各国统治者的重视。(四)主要内容:A政治上:通过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推行郡县制,制定秦律等措施,打击旧势力,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加强中央集权。B经济上:通过废除井田制,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等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激发劳动者的积极

5、性,增强了秦国的经济实力。C军事上:通过奖励军功等措施,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D社会习俗:禁止父子及成年兄弟同居一室,强制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的政策等。(五)历史作用:①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②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建立。③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国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取得主动权。④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强和秦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于中国以后的发展有重要作用。(六)改革的性质(实质):商鞅变法是一次至上而下的促进秦国由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度转变的改革。(七)成败原因分析:(成功)①、春秋战国时期改革

6、变法是时代潮流,商鞅变法顺应了这个趋势;②、秦国国君有比较集中的权利,旧的奴隶主贵族势力较弱,秦孝公全力支持商鞅变法;③、商鞅制订了全面有效的改革措施并坚决贯彻执行。(八)特点:不畏权贵,严刑峻法。(九)其他:局限性:①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③没有与旧制度、旧文化彻底划清界限。-页脚---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一)时间:公元五世纪末南北朝(420年——589年)(二)地域:北朝(中国华北地区或黄河中下游地区)(三)历史背景(或原因):①北魏的建立结束了西晋以来中国北方分裂割据的局面,社会生产发展,民族融合加强。②北魏政权在

7、一定程度上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开始了封建化进程。③但是各种制度有许多缺陷,基层实行的宗主督护制,导致广大农民负担繁重阶级矛盾尖锐。④北魏实行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政策使民族矛盾尖锐,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⑤冯太后积极推动北魏政权学习汉族先进文化,进行改革。⑥孝文帝具有良好的汉文化素养,深刻认识到了汉族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四)主要内容:①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②推行均田制,使无地农民获得了耕地。③设立三长制,使国家从中央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到完善。④推行新的租调制,大大增加国家收入。⑤495年,迁都洛阳以后,改革的重点在于移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