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雨季造林技术

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雨季造林技术

ID:28174435

大小:7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08

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雨季造林技术_第1页
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雨季造林技术_第2页
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雨季造林技术_第3页
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雨季造林技术_第4页
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雨季造林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雨季造林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雨季造林技术摘要:由于我国北方地区气候干旱少雨,年降水量远远小于蒸散需求,就必须采取有效的工程与生物的综合技术措施,集中利用有限的水分条件,改善植物的生长环境条件,提高造林质量。本文主要对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雨季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主要从五个方面对干旱半干旱区雨季造林技术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北方、干旱半干旱区、雨季造林技术中图分类号:F307文献标识码:A一、前言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地区,要想解决雨水不足的问题,就必须加大科技含量,在育苗方面增加菌根,培育干旱、半干旱区特有适应菌根菌,严格把好造林栽植过程中的各道

2、工序,保证造林前苗木吸足水,加强抚育管护,精耕细作,提高土壤的保水、保墒能力,使有限的水发挥最大的作用。二、提前整地是干旱山地造林的基本措施造林前预先进行细致整地,是提高造林成活和改善幼树生长条件的重要环节,是造林的基础工程。实践证明,凡是造林前一年或者雨季前通过整地的地方,整地工程经历雨季蓄水过程后,造林成活率显著提高。通过造林前整地和造林时整地的对比试验,表明,提前整地的地块翌年早春土壤含水率为15.0〜17.0%,栽植的油松成活率达86.0%,未整地的土壤含水率仅为7.0〜8.0%,油松成活率只有25.0〜35.0%

3、,可见造林提前整地对造林成活的重要作用。除此之外,我们总结出了适宜干旱半干旱区的整地方法有水平阶、鱼鳞坑2种:水平阶整地用于25°以下缓坡地,沿等高线里切外垫,做成1.0m宽、5.0〜6.0m长的台阶,外高里底,呈倒坡形,在坡面1/3处挖坑栽树;鱼鳞坑用于坡度较陡(25°以上)、地形支离破碎坡面上,自上而下挖成半圆形,品字形排列,坑内呈倒坡形,规格0.8m(长径)X0.6(短径)X0.5m(坑深),树栽在斜坡中央。无论哪种整地方式,都必须生土培埂,熟土还坑。三、适地适树是造林成败的关键栽植树木是一门技术活,要遵循“适地适树

4、”原则。按照土地条件的要求来安排合适的树木,使树木适合土地的特点;按照树木的习性将树木栽在合适的土地上,使树木成活并长得更好。这里的“地”指的是立地条件。立地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生物这几方面。所以说,适地就是要考虑气候变化、降水量及其分配,土壤的厚薄、肥瘠、干湿,地形的高低、坡度的大小,杂草灌木的多少和高矮。由于兴隆县南北地形、气候差异大,南部为富含铁矿物质土壤,北部为石灰岩质土壤,如何根据立地条件、树种特性选择适宜的造林树种是成败的关键。2003年在兴隆县南北同时栽植板栗,经过嫁接等技术处理和精细管理,目前,南部栽

5、植的板栗平均亩产达到150kg,而北部平均亩产量仅为100kg左右,而且北部板栗果实色泽、口感较南部地区相差甚远。通过试验筛选,在兴隆县适地适树的配置类型为:阴坡和半阴坡可选择油松、刺槐、北京杨、侧柏、山杏等树种,阳坡和半阳坡可选择耐旱性较强的侧柏、刺槐、臭椿、山杏等,坡脚、四旁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带可大面积发展杨树类和经济林。四、培养壮苗是抗旱造林的基础“有苗三分收,无苗一场空”,这是农民们长期在农业生产实践中的生动总结。但在造林实践中,常常出现年年抓全苗,年年却苗不全,分析原因:一是种子质量问题,发芽率低、发芽势弱;二是播

6、种质量问题,播种时整地质量没有达到临播水平或者是播种过早、过深、种子未进行处理等;三是恶劣气候的影响,如发生霜冻、干旱等灾害;四是发生严重的病虫害;五是其他灾害等。因此,要获得全苗、壮苗,就要从播种到出苗抓起,直至取得好的收成,都不能放松。苗木抗旱能力的大小与苗木根系、苗龄及苗木充实度有密切的关系。在六里坪林场进行了对比试验,在立地条件和造林方法(截干造林)相同的条件下,对不同大小的苗木分组试验,第一组为一年生刺槐,苗高1.0m,地径9.0mm,根长20cm,成活率迗90.0%:;第二组也为一年生刺槐,苗高40cm,地径0

7、.2m,根长8cm,成活率仅为34.3%。可见苗木健壮,根系发迗,抗旱能力就强,反之就弱。如何培育旱地壮苗,一要根据不同树种生物学特性,合理轮作,以达到互相补充元素,提高肥力和减轻病虫害的目的;二是伏天纵横交错深耕,加速土壤熟化和蓄积雨水,秋后,浅粗靶磨养墒;三要施足底肥,厩肥改土,合理施肥,提高地力;四要适时抢墒播种,中、小粒种子春播应做催芽处理,大粒种子播后三九天打碾镇压保墒;五要勤耕细管,及时松土除草和预防病虫害五、适宜的造林时间和方法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环节根据对土壤水分的测定分析,一年中,正常年份1.0深土层内的平

8、均含水量为12.0°/。左右,春秋两季接近平均数。因此,秋季落叶后至封冻前,春季土壤解冻后至幼树萌芽前,是在北方半干旱山区造林的最佳造林时期。一般情况下,秋墒好于春墒,且秋季气温低,蒸发量小,秋季造林成活率高于春季。旱地造林的突出问题是水的问题。通过多年实践探索,行之有效的方法有:1、合理利用土壤水分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