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无机化学

生物无机化学

ID:28184691

大小:3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生物无机化学_第1页
生物无机化学_第2页
生物无机化学_第3页
生物无机化学_第4页
资源描述:

《生物无机化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生物无机化学什么是生物无机化学?生物无机化学是介于生物化学和无机化学之间的内容十分广泛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一个问题被长期忽视:金属离子在生物化学反应的实现、组合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几乎所有的生物功能都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金属离子。可以说,没有金属离子就没有生命。各种生物功能是在金属离子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下,生物分子间有组织的化学反应的结果。化学家参与生物化学的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形成“生物无机化学”这一边缘学科。这个学科是在无机化学和生物学的相互交叉、渗透中发展起来的一门边沿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从现象学上以

2、及从分子、原子水平上研究金属与生物配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对这种相互作用的阐明有赖于无机化学和生物学两门学科水平的高度发展。由于应用理论化学方法和近代物理实验方法研究物质(包括生物分子)的结构、构象和分子能级的飞速进展,使得揭示生命过程中的生物无机化学行为成为可能,生物无机化学正是这个时候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应运而生。生物无机化学的发展第一次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学术讨论会于1970在美国举行。第一本«生物无机化学»于1973年出版,该书由45位作者共同完成。生物无机化学学科形成的标志:1970年在美国首次召开生物无机化学会议,197

3、1年在美国创办生物无机化学学术刊物“无机生物化学杂志”(J.Inorg.Biochem.)生物无机化学学科的蓬勃发展:1977年成立了国际组织“国际无机生物化学协会”1983年起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学术会议”1990年起每两年召开一次“国际应用生物无机化学学术会议”1995年成立了“国际生物无机化学协会”,并出版了学术刊物“生物无机化学杂志”(J.Biol.Inorganic.Chem.)我国生物无机化学学科的发展:1984年中国化学会在武汉召开“第一次全国生物无机化学学术讨论会”,标志着我国化学工作者介入生物

4、无机化学这一前沿领域。生物小分子配体生物大分子分离出的生物大分子生物体系对细胞层次的无机化学研究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近年来,我国在金属配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金属蛋白结构与功能、金属离子生物效应的化学基础,以及无机药物化学、生物矿化方面都有了相对固定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生物无机化学的学科特点强调生物无机化学实际上是应用无机化学,尤其是配位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无机元素、无机化合物与生物体系或模拟体系相互作用的学科;强调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尤其是活性中心周围微环境对生物功能的影响。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对象:生物

5、体内存在的各种元素,尤其是微量金属元素与体内有机配体所形成的配位化合物的组成、结构、形成、转化,以及在一系列重要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生物体内存在有钠、钾、钙、镁、铁、铜、钼、锰、钴、锌等十几种元素,它们能与体内存在的糖、脂肪、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配体和氨基酸、多肽、核苷酸、有机酸根、O2、Cl-等小分子配体形成化合物,主要是配位化合物。如:金属蛋白,金属酶,维生素B12和B12辅酶,叶绿素,离子载体金属离子的生理功能  金属离子参与细胞分裂、肌肉收缩、神经脉冲的传递等过程。金属离子对维持细胞壁结构、对脂蛋白膜加固有重要作用;

6、金属离子还直接影响核糖体的结构,从而影响蛋白质的正常合成过程。  体内金属离子的种类及浓度失调,将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如体内缺乏铁、铜、钴会引起贫血;镉离子过量与心血管病的发病有关;硒过量对肌体有毒,但过低能引起病毒诱发癌;先天性铜代谢障碍能引起威尔逊氏病。  为控制体内金属元素的正常含量,常用一些金属螯合剂(见螯合作用)来排除体内过量的金属元素。某些金属配合物具有杀菌、抗病毒和抗癌等生物活性。其中顺式-二氯二氨合铂对生殖泌尿系统癌有较好疗效,它能抑制癌细胞中DNA(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生物无机化学的研究课题(1)金属离

7、子及其化合物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与核酸、核苷酸的相互作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热门课题:金属离子对DNA构象的影响;金属离子特别是金属配合物对不同构型DNA选择性的结合。(2)金属蛋白和金属酶化学结构与功能的研究金属离子的成键位置活性中心周围微环境蛋白链在保证金属离子正常工作的贡献蛋白链与底物的结合方式(3)金属离子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是金属摄入、转运、分布以及它们的生物效应的化学基础;是解释生物效应的分子机理的必需。事实上,生物化学所研究的所有生物分子都只存在于细胞内。(4)离子载体能运载金属离子通过生

8、物膜的有机配体。与金属离子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直接关联。(5)金属酶和模拟酶的应用在研究金属酶化学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合成模拟酶。应用于生产是极富生命力的研究领域。(6)电子传递反应生命过程的核心是能量传递,而能量传递的中心过程是电子传递。研究生物介质的中长程电子传递是生物无机化学的热门课题。(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