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策略

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策略

ID:28197315

大小:83.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8

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策略_第1页
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策略_第2页
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策略_第3页
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策略_第4页
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策略华东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09春教育学小学教育专业施洪林(Z09102878031)目录一、良好课堂氛围的要素1、理解2、对话3、自由4、民主5、宽容二、创造良好课堂氛闱的策略1、改革课堂教学,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2、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从情感态度、个性、能力三方面关注学生,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3、改善课堂人际环境尤其是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闱。4、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摘要: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课堂氛闱是指能够让师

2、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其中分享彼此的一种教学氛围。它由理解、对话、民主、自由和宽容等元素组成。创造良好课堂氛围的策略首先改革课堂教学,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营造和谐、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其次是要使用激励性评价语言,从情感态度、个性、能力三方面关注学生,促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再次是改善课堂人际环境尤其是师生关系,创设良好的课堂氛闱;还要加强师生交流,活跃课堂气氛。关键词:良好课堂氛围要素策略新课程实施的主要途径是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是课程改革的重要保障。新课程标准倡导主动参与、自主探索、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方式,它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

3、和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使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实践、参与和交流,发展思维能力,培养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这说明在课堂教学中创造出一幕幕情感化、情景化的氛围的必要性,从而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去兴奋、冲动,去探究、创新,去完善A我,构建一种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以学生为主体活动的教学模式,以迎接新课改的挑战。良好的课堂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教学的角度来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课堂

4、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基础上联想、综合、分析、推理,进行创造性学习。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应着重塑造学生的创新个性,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创造“点燃学生创造思维火花”的条件,并加以正确引导训练,那样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才会变得越来越活跃,越来越独特,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得到发展。一、良好课堂氛围的要素良好课堂氛閑是指能够让师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其中分享彼此的一种教学氛闱。它由理解、对话、民主、自由和宽容等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既是组成良好氛闱的重要因素,也是衡量某种教育、教学氛

5、围是否算得上是良好课堂氛鬧的重要指标。1、理解良好的课堂氛围散发着理解的气息。参与者是在理解的状态下参与的,并在参与的过程中进行理解。正是在理解的氛围中,师生的参与水乳交融,师生的参与生成意义。课堂教学中,理解是多方面的。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要理解文本(教学资料),要理解学生(读懂学生),还要理解自己(认识自己)。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学生要理解文本,要理解教师,要理解同学,还要理解自己。良好课堂教学中的理解是交织在一起的一一不同层面的理解有可能同时发生,也有可能交叉着发生。2、对话良好课堂氛闱是洋溢着对话精神的氛闱。对话是良好课堂教学的内在要求,也是其重要的组成元素。对话既可以

6、是两个个体之间的交流,也可以是几个或更多个体之间的活动,还可以是自我对话,或是主体与文本之间的对话。但需要明确的是,对话不是自问自答,也不是师问生答,而是参与者之间基于平等地位的交流,并在交流的过程中生成共识、分享意义的一种活动。在对话的参与氛围中,教师不是自上而下给予学生知识,而是通过对话诱导学生。在对话情境中,师生关系是交互性的,教师不只是言者,学生也不只是听者,双方都是对话的平等参与者,他们的“听者”或“言者”的角色是即时地相互转换的。角色的即时转换,可以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更多参与教学的机会。[1]从一定意义上讲,对话本身就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情景。课堂教学中的对话,是学生主动

7、参与的表现,它有助于参与者(师生)之间达成共识,并达到情感上的交流和理解上的沟通。3、自由在良好课堂的氛围中,每一位参与者都保持着相当人的自由。这种A由是“介于个体和集体之间的某种东西,可以在二者之间流动”,“它是个体与集体之间的良好,从而使群体円趋协调一致”。[2]有了这种自由,参与者就不会受到集体心理意识的控制,而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独立的自我。在课堂活动中,学生的参与有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之分。学生的主动参与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衡量:一是学生对教学内容的A主掌握;二是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处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