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

心理干预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

ID:28211651

大小:56.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8

心理干预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_第1页
心理干预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_第2页
心理干预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_第3页
心理干预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_第4页
心理干预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干预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心理干预护理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康复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经临床合理心理干预护理的效果。方法:采集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8月-2012年8月收治入院的确诊脑梗死患者65例,分为对照组33例,干预组32例。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干预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提高17.05%。同时Hey平均数值干预组为正常,可有效防止引发再次栓塞,而对照组仍明显高于正常水平。结论:经临床研究可见脑梗死患者通过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关键词】心理干预;护理;脑梗死;康复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

2、2013)36-0086-02脑梗死由于血栓形成导致动脉管腔增厚,狭窄甚至闭塞,使该动脉供血区血流逐渐变少直至中断引起局部脑组织软化坏死[1]。其血栓型脑梗死在临床中多见,患者常见突然起病,自行活动或静止状态下突然晕厥,醒后可出现偏瘫、偏身麻木、口眼向一侧歪斜、口齿不清等临床表现,如不及时抢救,导致脑缺血时间过长,容易引发死亡,因此在临床中受到广泛关注,由于该病老年患者多发,应当加强对此类患者的临床护理,而笔者所在医院采用一系列临床护理干预,尤其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其临床效果较为满意,特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1年8月-2012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

3、入院的确诊脑梗死患者65例,年龄54〜75岁,平均(61.6土3.4)岁,其中男43例,女22例,病程2〜10d收治入院。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其中干预组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54〜75岁,平均(63.2±1.4)岁。对照组33例,男21例,女12例,年龄54〜75岁,平均(60.1±1.8)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性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诊断标准对65例患者进行MRI平扫,均出现双侧基病节和半卵圆中心出现多发性腔隙病灶。同时进行心电图和心彩超检查,确认患者无房颤、瓣膜和左心房血栓等病变,但颈部动脉呈现程度不同

4、的粥样硬化。经CT和MRI等影像学数据排除脑肿瘤等其他疾病,合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等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最终确定为脑梗死患者。在空腹情况下Hey的正常值为5〜15mmol/L,临床中根据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数值不同,分为轻,中,重度,其具体为轻度16〜30mmol/L,中度30〜100mmol/L,重度>100mmol/L0同时以田敏式偏瘫功能分级为诊断标准,结合笔者所在科室临床研发评定标准,将偏瘫分为四类,具体为,(1)完全性偏瘫:肌力评定为0〜1级。一侧中枢性面神经、舌下神经及上下肢均完全瘫痪,其中对照组患者2例,干预组患者1例;(2)不完全性偏瘫:肌力评定为2〜3级,一

5、侧中枢性面神经、舌下神经与上下肢轻度瘫痪,其中对照组患者23例,干预组患者21例;(3)轻瘫:肌力评定为3〜4级,而中枢性面神经、舌下神经无明显异常。而肌力相对正常肌力减弱,其中对照组患者8例,干预组患者10例;(4)正常:肌力评定为5级,为正常人群。1.3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予脑梗死的常规治疗,吸氧,静脉滴注低分子肝素钙、复方丹参注射液及维生素C等,同时口服阿司匹林0.3g/d。同时以上田敏式偏瘫功能分级为诊断标准,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合理有效的康复训练[2]。1.4护理方法1.4.1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普通临床方法进行护理。根据患者需要以及病情,给予合理有效的吸氧,同时保

6、持病房通风,温度适宜,防止院内感染,对于完全性偏瘫或不能自主翻身的患者,应给予定期翻身以及拍背,防止褥疮的发生。同时可以促进运动功能恢复,可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辅助康复治疗[3]。患者在进行四肢康复训练时,护理人员应进行陪同,如有任何问题,可及时进行处理以及告知医生。合理控制患者饮食,少食多餐。1.4.2干预组(1)干预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通过各种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有效疾病讲解。通过多方面的途径,如语言、手势、影像、图片等方法让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高血压以及脑梗死疾病的病因、危害,强调有效进行控制配合治疗的重要性[4]。缓解患者的焦虑

7、不安等负面情绪。如发现患者出现情绪上的波动,更应该耐心的进行疏导,帮助患者调整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以及室外天气温度适宜的情况,可以组织社区活动,如散步、太极拳等,但切记不可过于劳累[5]。(2)帮助患者改变不良的生活饮食方式。由于脑梗死患者对数为体重超重的人群,尤其喜欢吃油炸类,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应通过合理有效的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控制饮食,禁止烟酒。同时护理人员可将饮食单发放给患者,可根据患者的口味以及喜欢的食物列出来,由护理人员进行合理搭配饮食,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由于节食所引发的负面情绪。还可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