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题_1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题_1

ID:28267795

大小:614.5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2-08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题_1_第1页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题_1_第2页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题_1_第3页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题_1_第4页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题_1_第5页
资源描述:

《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试题_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林伟华中学2012届高三第一次周考试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2011.8)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0月1日,太阳直射位置最接近右图①—④中的A.①B.②C.③D.④2.下面是某年某月6~15日我国东部沿海某地与同纬度内陆某地的日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和降水量比较示意图,读图可知A.该时段内,甲地气温日较差均大于乙地B.12—14日,甲地总降水量大于乙地C.该时段内,甲地日最低气温变化幅度大于乙地D.甲地位于沿海,乙地位于内陆3.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右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A

2、.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4.右图是“局部区域冬季洋流和风向示意图”,秦皇岛港冬季不易结冰的主要原因是A.海域封闭,海水冰点低B.受暖流影响,水温较高C.受暖湿气流影响,水温常在0℃以上D.受冬季风影响,风浪大,不易结冰5.下列由侵蚀作用形成的“天生桥”中,所在地区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甲B.乙C.丙D.丁11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开始。读“五普”、“六普”相关统计比较图,回答6-7题。6.与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下列关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在人口构成特征及其成因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镇人口比例上升——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推

3、进B.少年儿童人口比例下降——郊区城市化和生育成本提高C.劳动人口比例增大——人口出生率低和人口流动加快D.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劳动力不足和社会负担重7.下列中,不能通过人口普查弄清的是A.人口数量B.人口年龄构成C.城市化水平D.人口合理容量8.水稻在我国纬度较高的东北地区也能种植的主要区位条件是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B.地形平坦广阔,黑土肥沃C.农业机械化和专业化程度高D.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多9.2011年4月1日起,广州向城市垃圾不分类开罚单,推动垃圾分类,以此实现减量、减害和资源化。下列对城市垃圾的处理,符合这一理念的是A.垃圾分类,填埋处理B

4、.远郊堆放,自然降解C.露天焚烧D.焚烧发电读“武汉和广州两地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价格表”,完成10-11题。城市年份源:21世纪教育网]生产成本(元)[来源:21世纪教育网]市场平均价格(元)技术原料劳动力其它武汉2001年1282262011年1.2611330广州2001年15104262011年1.262063010.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由广州向武汉转移,其考虑的主要因素是A.技术B.原料C.劳动力D.市场11.关于该类企业转移,其造成的影响可能有A.不利于转出地产业结构升级B.促进转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C.导致转入地大量农民工失业D

5、.提高了转出地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12.美籍华人历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这里的“封建”指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宗法制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3.西方人把科举制看作是“中国第五大发明”。下面有关科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A.科举制推动了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向贵族政治的转变B.科举制的发明,摒除了权力的干扰,保证选拔的公正、公平11C.科举制是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重要手段D.科举制的实行,在制度上使国家政权向社会各阶层开放,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14.新的经济重心的形

6、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特征:经济中心、政治中心和时间长久。按照这个标准来判断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可能是在A.魏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时期C.北宋时期D.南宋时期15.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指出:“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下列与梁启超“开民智”不符合的是A.举办新式学堂B.创办新式报刊C.鼓吹民主共和思想D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的学术思想16.1911年12月26日孙中山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余一钱不名也。带回来的只是‘革命精神’耳!”正是凭借这种革命精神,孙中山A.亲自领导黄花岗起义、武昌起义等一系列武装斗争

7、B.颁布《中华民国约法》,限制袁世凯的权力C.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就任正式大总统D.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17.下面是从“一五”(1953~1957年)到“二五”(1958~1962年)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变化示意图。对这种变化表述不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度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B.第一产业比重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严重的自然灾害破坏了农业生产C.第二产业比重大幅增加主要是“左”倾路线下片面发展重工业所致D.第三产业比重基本不变的主要原因是计划经济下忽视商品经济的结果18.邓小平指出“科学技

8、术是第一生产力”。下列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