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化县安远中学适合课题申报

宁化县安远中学适合课题申报

ID:28276902

大小:102.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8-12-08

宁化县安远中学适合课题申报_第1页
宁化县安远中学适合课题申报_第2页
宁化县安远中学适合课题申报_第3页
宁化县安远中学适合课题申报_第4页
宁化县安远中学适合课题申报_第5页
资源描述:

《宁化县安远中学适合课题申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宁化县“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课题研究申报表课题编号课题名称《不同家庭背景、不同成长状况的厌学生、问题生适合的教育策略研究(侧重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结合、导师制研究与快乐校园建设)》课题负责人赖光林刘荣胜负责人单位宁化县安远初级中学职务职称校长中学高级教师副校长中学一级教师联系电话6731026成果形式研究报告、教学案例、研究论文完成时间2016、6宁化县教育局课改办公室二0一二年十月十一日-..申报单位宁化县安远初级中学课题项目组成员姓名单位职务联系电话电子信箱分工办公手机负责人赖光林宁化县安远初级中学校长6731026组长刘荣胜宁化县安远初级中学副校长673

2、1026副组长联系人潘志辉宁化县安远初级中学教务主任6732082具体负责人主要成员谢勇宁化县安远初级中学政教主任子课题负责人魏明礼宁化县安远初级中学副校长材料收集、整理邓必样宁化县安远初级中学教师生本教育实验-..核心成员已有的主要研究成果赖光林(校长、书记):中学高级教师,福建省初中骨干校长。2004年7月取得西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凭。曾任宁化县民族学校校长、书记,2010年8月至今任安远中学校长、书记。在近五年中,先后参加“福建省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校长预算管理专题培训班(第六期)”培训,“福建省农村校长管理能力提升工程”第三期初中骨干校长培训。2009年1

3、2月,发表县级论文《农村学校信息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2010年12月发表省级论文《可持续发展引领下的“控辍保学”策略与实施》。2009年荣获“三明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同年获“福建省中学语文先进工作者”称号。2009、2010年连续两年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并先后荣获“安远乡先进教师”、“宁化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平安先行学校先进工作者”等称号。刘荣胜(副校长):中学一级教师,宁化县初中语文骨干教师。2007年取得福建师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文凭,2011年9月至今在安远中学任教。近五年工作中,教育教学成绩突出,2008年被评为“宁化县先进教师”;2010年年

4、度考核被评为“优秀”;2009、2012年被评为“乡先进教师”,2013年获“宁化县平安先行学校先进工作者”称号。潘志辉:中学高级教师,三明市中学语文骨干教师。2005年取得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系本科文凭,现任学校教务处主任,担任九年级语文教学。从事毕业班教学工作12年,撰写的多篇论文都在县市刊物发表。2013年组织参与的课题《农村初中“渐进式”作文教学》获县级课题优秀奖。多次获得学校和各级政府部门的表彰,2006—2013学年6次年度考核被评为“优秀”;在2005——2012学年中6次被评为“安远乡先进教师”;2008年被评为“宁化县优秀教师”。谢勇:中学一级教师,

5、宁化县首届初中数学骨干教师。2008年取得东北师大本科文凭,现担任九年级数学教学工作,任学校政教处主任。先后五次被评为“安远乡先进教师”,两次被评为“县优秀教师”,3次被评为“县优秀少先队辅导员”,2005被评为“三明市优秀班主任”,2011年被评为“安远乡征兵先进工作者”,2012年被评为“宁化县平安先行学校先进工作者”。-..魏明礼(副校长):中学高级教师,三明市初中化学骨干教师。1989年7月毕业于三明师专化学专业,同年8月分配到安远中学任教至今,2006年12月取得福建师范大学化学教育本科文凭。近五年工作中,教育教学成绩显著,2008、2009、2011、201

6、2年先后四年被评为“安远乡先进教师”,2009-2010学年被评为“宁化县双高普九先进工作者”。-..申请立项论证及方案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我县的教育发展水平仍然严重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整体教育质量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接受更高质量教育的新期盼、新要求,教育改革发展步伐与教育强县目标尚存较大差距。目前,在内涵发展的道路上,我县课程改革已步入了攻坚克难的“深水区”,教师专业化成长步入了不进则退的“急流滩”,教育质量的提升步入了跋涉艰难的“高原期”,我们必须探寻新的突破口,找准新的发展点,在与时俱进中谋求改革,在改革中科学发展,否则就可能停滞不前,甚至不进反退。同时,我校是

7、一所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地处我县的偏远地区。近年来,我校在校的青少年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厌学、辍学现象尤其严重。好多学生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作为一件痛苦的事情,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有的旷课逃学,严重的甚至于辍学。本课题的研究从我县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意图通过调查、观察和采访,分析我校目前问题学生厌学的现状,对他们的厌学原因和问题行为进行分析、讨论,找到根本原因,研究总结矫正和预防的方法和措施,并进行实验实施,找到最适合的教育方式,以此来消除学生的厌学情绪,矫正不良心理问题,变厌学为爱学和乐学,重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