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鹅业疫病防治中的问题及对策

养鹅业疫病防治中的问题及对策

ID:28277127

大小:57.78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08

养鹅业疫病防治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1页
养鹅业疫病防治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2页
养鹅业疫病防治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3页
养鹅业疫病防治中的问题及对策_第4页
资源描述:

《养鹅业疫病防治中的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养鹅业疫病防治中的问题及对策我国是世界上养鹅最多的国家,近几年来,养鹅业呈迅猛发展的势头,养殖量逐年上升。笔者在鹅病防治实践中发现许多问题,现提出以下几点见解仅供参考。、鹅病种类增加如2001年常见鹅病(不含普通病)达11种,有大肠杆病(成年鹅的蛋于瘟)、巴氏杆菌病、沙门氏菌病、鹅流感的李氏杆菌病)、小鹅瘟、鹅副粘病毒病、绦虫病、球虫病、裂口线虫病、曲霉菌病、鹅的鸭瘟病毒感染等。随着养殖规模及养殖数量的增加,新的疫病如鹅的禽流感等也有发生,对养鹅业产生巨大的危害。1.鹅的禽流感该病以发病率、发病致死率

2、高而对养鹅业产生巨大的危害。2.鹅副粘病毒病2001年在江苏省洪泽县首次发生,当年造成较严重的经济损失,13个乡镇中有8个乡镇感染该病,发病率18.4%,发病致死率72.3%。3.雏鹅拉稀一旦发病致死率较高。主要病原有小鹅瘟病毒、大肠杆菌、李氏杆菌、沙门氏菌、鹅副粘病毒。若要控制该病,必须对其病原及其诱发因素有较深刻的了解,否则往往事倍功半。1.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属肠道正常菌群,在应激、调运、气候变化等诱发因素作用下极易发病,一旦发生别难以根除。对雏鹅引起严重拉稀、脱水而死亡。对于成年种鹅因其病原侵袭

3、生殖道而导致产蛋量严重下降甚至死亡,从而造成严重的隐性经济损失。2.寄生虫病根据门诊病志记载,在门诊就诊的鹅病病例中,单独感染寄生虫的并不多,但有38.8%的病例并发寄生虫感染。寄生虫感染虽不像传染病那样导致很快死亡,但可导致鹅群消痩、生长发育缓慢、产蛋下降而引起隐性经济损失更令人可怕。、免疫措施不完善1.未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畜牧部门虽进行了大量宣传,强调科学免疫的重要性,但大多数农户存在认识方面的问题,未按免疫程序进行免疫,这导致了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如江苏省洪泽县共和种鹅场某农户饲养种鹅120只、商

4、品鹅85只,县畜牧部门多次劝说他要用鹅副粘病毒疫苗,但其坚决不用。结果导致鹅副粘病毒病的暴发,种鹅及商品鹅基本死光。1.免疫途径、时间和剂量不准备确如油乳剂灭活疫苗应皮下注射,不少农户仍用肌肉注射。蛋子瘟疫苗最好在产蛋间歇期进行,而在产蛋期免疫会影响产蛋。疫苗剂量的不准确也会直接导致免疫抗体水平参差不齐,有的直接导致免疫失败。2.疫苗本身的问题有不少农户喜欢私自选购疫苗,由于疫苗的运输、保存都有严格的要求,加上疫苗本身质量问题,可能会直接导致“打了疫苗还是发病”的严重后果。三、消毒方面的问题有许多农户

5、通过消毒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的意识淡薄,平时根本没有进行消毒,或是有了疫病才消毒。一些规模大的鹅场消毒池是干的,鸡、鹅贩子随意进出,没有严格的消毒制度。四、药物使用方面的问题不少基层兽医由于水平限制,在搞不清楚病原及诱发因素的情况下,用药存在随意性,错用药、滥用药的现象时有发生。五、检验诊断手段落后于生产,缺乏准确快速诊断的手段。六、对策1.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免疫。2.加强对基层兽医的业务技能培训,提高业务水平,杜绝乱用药、滥用药,实施正确的药物防治。3.加强饲养管理,提供良好的营养

6、,抵抗病原的侵入。4.严格执行定期消毒制度,切断传播途径,减少疫病发生的机会。5.加强县级化验室的建设。许多养鹅大户养了不少鹅,但鹅场存在什么病不清楚,只在鹅发病、死亡时才求人诊治。目前江苏省有许多县级兽医站不能进行化验诊断,不是技术力量不够,而是条件不具备。各大专院校、兽医研究单位、省兽医总站都有很强的技术力量做这方面的工作,但有时拖的时间较长,延误诊治的时机。我认为:除继续加强县、区级化验诊断室的建设外,还要建立商业性的、专门化的诊断机构或诊断中心,实施快速诊断,以适应集约化生产的需要。(江苏省洪

7、泽县畜牧兽医站王昌斌贝怀国)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