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把“原生态”唱法纳入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意义

谈把“原生态”唱法纳入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意义

ID:28328785

大小:61.67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谈把“原生态”唱法纳入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意义_第1页
谈把“原生态”唱法纳入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意义_第2页
谈把“原生态”唱法纳入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意义_第3页
谈把“原生态”唱法纳入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意义_第4页
谈把“原生态”唱法纳入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意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谈把“原生态”唱法纳入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意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谈把“原生态”唱法纳入高校声乐课程教学的意义摘要:自从2006年中央电视台第12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增设了“原生态”组以來,“原生态”唱法的概念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不让这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失传,除了政府耍加大扶持力度,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以外,学校作为文化传播和传承的一个重要阵地,也应该积极地参与到对它的传承与保护中来,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把“原生态”唱法纳入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是保护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措施,是对高校声乐教学内容的扩充,是建立地方高校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的有利条件。关键词:“原牛态”唱法非物质文化遗

2、产呼麦“振谷”唱法自从2006年中央电视台第12届青年歌手大奖赛增设了“原生态”组以来,“原生态”唱法的概念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虽然目前学术界对于这一提法仍旧存在争议,并且“青歌赛”在2015年的赛事安排上重新取消了“原生态”组。但是就像多年来人们针对“通俗”唱法展开的争论一样,无论是更名为“流行”唱法,还是要打破三种唱法之分,尽管三种唱法的概念与划分都已深入人心,但相信“原生态”唱法这一新鲜的概念也不会随着在“青歌赛”上的黯然退场而轻易从人们脑海中消失。其实不管是称呼“原生态”唱法也好,还是叫“民间”唱法也罢,它的发

3、声技巧和演唱风格与学院派所传授教学的“民族”唱法还是有差异的。“原牛态”唱法在语言咬字、发声位置、共鸣音色以及一些特别的发声习惯上都有着更为鲜明的民族地域特色,是展现我国各地方民族历史与文化的“活化石”,是我国“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原生态民歌的生存现状正面临严峻的考验,在原生态民歌世代繁衍的农村,会唱原生态民歌的人越来越少,愿意学唱原生态民歌的人就更少了。为了不让这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失传,除了政府耍加大扶持力度,社会各界关心支持以外,学校作为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阵地,

4、也应该积极地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中来,让“原生态”唱法走入高校声乐教学,把这一民族瑰宝纳入民族声乐的教学体系,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因此,把“原生态”唱法纳入高校声乐课程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社会和有关部门应该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并积极行动起来。一、把“原生态”唱法纳入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是保护民族音乐文化的有效措施“原生态”民歌是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屮所流传下来的瑰宝,记载着各民族的历史、文化,是进行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资料,也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根基。我国有很多民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靠的就是通过

5、民歌的心口相传来传承本民族的记忆。几千年音乐传承下来,我国不仅形成了丰富多彩、风格迥异的民间音乐,也创造了众多特殊的演唱技巧与发声方法,比如蒙古的“长调”“呼麦”、藏族的“振谷”唱法等。广大高校的声乐教师与学生不仅要热爱和欣赏这些独特而优美的唱腔,更应该主动承担起保护和传承的重任,使这些民族文化遗产不至于失传。二、把“原牛态”唱法纳入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是对高校声乐教学内容的扩充,促进民族声乐理论的完善和发展地方高校的声乐教学开设的演唱方向一般分为“美声”和“民族”两个方向,“通俗”方向的声乐教学很少甚至缺乏,而重视并专门

6、教授“原生态”唱法的高校则更少,学生只能在民族民间课堂上接触到这种原滋原味的“乡土”唱法,老师让学生欣赏一下录音资料,学生只要能够学会或跟唱一小段就算达到教学目标了。其实,“原生态”唱法源自于民间,它的发声方式呈现出更为多样、即兴与个性的特征,这与吸收借鉴“美声”唱法发声技巧、强调中西结合的“学院派”民族唱法(或称“中国唱法”)有着明显的差异,正好能够解决目前声乐教学中存在的发声过于“模式化”,歌手演唱“千人一面”的问题。就像著名音乐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一一田青在其博文中所说的那样原生态'唱法这一说法的出现是唤醒

7、文化自觉与维护文化多样性的契机,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学院派'民族唱法单一化的倾向呢?一是要向民间学习,提倡民族的文化自觉;二是要主张文化的多样性,走多元化的道路。”高等院校声乐教育工作者们不能因为“原生态”唱法过于“自然”“老土”,就认为其发声方法不科学,难登大雅Z堂。相反,假如高校能够积极地对其加以幣理、研究,将其纳入高校声乐专业的教学内容,这不仅是对高校声乐专业的教学内容的完善与扩充,也将对我国民族声乐理论的完善与发展做出贡献。三、把“原生态”唱法纳入高校声乐课程教学是建立地方高校特色专业、特色课程的有利条件冃前,我

8、国地方院校的声乐教育在课程安排和教学内容上大同小异,缺乏特色。如果各地高校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区的原牛态音乐资源,积极开发校本课程与教材,则更能凸显教育的地区差异与地域优势,为地方高校的牛存与发展打开更为有利的局面,提高地方高校的竞争优势。比如:在浙江有多所高校都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依托科学研究对地方“非遗”工作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