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村乡镇乡镇机构改革难点与对策研究报告

我国-农村乡镇乡镇机构改革难点与对策研究报告

ID:28349486

大小:53.5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9

我国-农村乡镇乡镇机构改革难点与对策研究报告_第1页
我国-农村乡镇乡镇机构改革难点与对策研究报告_第2页
我国-农村乡镇乡镇机构改革难点与对策研究报告_第3页
我国-农村乡镇乡镇机构改革难点与对策研究报告_第4页
我国-农村乡镇乡镇机构改革难点与对策研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农村乡镇乡镇机构改革难点与对策研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应用心理学专业毕 业 论 文论文标题作者姓名      考号 工作单位            职务           通信地址       邮编       指导教师   李梁      职称  副教授完成时间 2014 年  11 月  17 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的难点与对策研究考号:姓名:内容摘要乡镇不仅是我国社会的基础,也是改革的前沿。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不断深化乡镇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乡镇政府行政管理创新步伐。乡镇政府机构改革,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之一。多年来,乡镇政府机构改革一

2、直在大力推进,取得了一系列成效。但是改革的进程并没有如预料的那样顺利,至今为止,由于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各项建设的发展,政府职能不断转变,因此,乡镇政府的机构改革与社会发展步伐并没有完全吻合,出现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改革的推进。本文以贵阳市乡镇政府机构改革为例,针对我国乡镇机构改革的现状,分析了乡镇机构改革所面临的种种矛盾及原因,寻求推进乡镇机构改革的对策思路,希望从根本上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可以更好地为农村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关键词乡镇政府机构;改革一、绪论1.研究意义在我国行政体制中,乡镇政府处于最低地位,也是国家政权稳固的根基所在。自从乡镇府设立后,其职能

3、进行多次调整,经历了一个由粗到细,由窄到宽逐渐演变过程。以贵阳市为例,乡镇机构改革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关键环节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贵阳市结合农村税费改革、农村综合改革和新农村建设,先后实施了几次乡镇机构改革。但是,相应的发现了再改革中出现的弊端,如乡镇政府机构职能模糊、建制设置不合理、工作机制有待创新等。相对于这些问题,为了推进新型城乡关系建设的客观要求,为了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所以进行乡镇机构改革是必然的。2.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意义2.1推进新型城乡关系建设的客观

4、要求从经济、社会系统的自然演进来看,作为基层组织,乡镇改革己经是时候了。因为无论从发展的视角来观察,还是以改革的眼光来分析,乡镇这个基层组织己经表现出明显的诸多不适应。原有的乡镇组织虽然与其之上的各级政府具有类似的构架,有行政,也有人大和政协,但其功能被城乡分治的二元体制框定在间接为城市服务的位置上。在城乡分治的体制下,乡镇以上的各级政府及其财政事实上是围绕城市来运转的,谈发展、讲改革、定政策有意无意地几乎都是以城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细细考量我国发展和改革的历程,这个结论是不难得出的。尽管有时候也十分重视农村问题,但也都是从不影响城市的粮食供应,不妨碍城市的工业和不危害城市的治安而言

5、的。与这个大背景相适应,乡镇这个基层政权尽管身在乡村,但其使命是为城市服务,而不是为乡村居民服务。乡镇的任务就是把九亿农民稳定在农村有限的土地上,同时从农村、农业和农民身上尽可能地汲取资源,以支撑在城市展开的国家工业化运动。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本届政府才有所改变。在小农经济为主,生产力十分落后的状况下,要快速推进工业化,迅速增强国家实力,从“三农”大量汲取资源来支持城市及其工业,也许是不得已而为之的选择。就此而言,我国的城乡分治体制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进而把乡镇的功能定位在为城市服务上也就不足为奇了。问题是我国的发展长期来形成的路径依赖使城乡分治体制难以松动,并反过来固化了经济的和社会的二元结

6、构。经济的二元结构,使国民经济的循环在城乡之间中断,城乡发展失调,成为经济增长难以持续的主要原因。社会的二元结构,使社会成员渐渐形成了两个不平等的群体,成为社会不和谐的主要根源。正是面对城乡分治体制所引致的公共风险,本届政府才提出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理念。也正是基于这种认识,中共中央在“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工业反哺农业”和“城市支持农村”的基本方针,这标志着我国的城乡关系己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在这种新型城乡关系体制下,必须对乡镇职能进行重新定位。2.2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客观需要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略,在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的同时,

7、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抓手,是推动农村社会全面发展的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事关我国农业和农村的长远发展,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大局。乡镇是农村最基层的政权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的直接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韩国新村建设的成功经验己经表明,“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