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复发的治疗

疝复发的治疗

ID:28366712

大小:58.5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9

疝复发的治疗_第1页
疝复发的治疗_第2页
疝复发的治疗_第3页
资源描述:

《疝复发的治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疝复发的治疗刘有(鸡丙矿业集团总医院158100)【中图分类号】R65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1-0157-02【摘要】目的讨论疝复发的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为保证手术效果,防止手术失败,手术医师必须是只有临床经验的高年资医师或疝专科医师。【关键词】疝复发治疗疝复发是指疝修补手术后,于原手术部位再发生的疝。复发的时间一般多在术后143年,最短的于术后3天,最长的于术后5年或更长。根据复发的时间不同,可分为早期复发

2、和晚期复发。若在原手术部位所发生的疝,称真性复发疝;若在原手术邻近部位所发生的疝,有可能病人同时存在两个疝(或称骑跨疝、隐匿性疝),在上次手术中只处理了其中一个,称为假性复发疝,或新发疝。严格地讲,应属遗漏疝。复发率的高低与疝的种类、手术方式和手术者的经验有一定关系。1.早期复发疝多在术后1年内复发。造成术后复发的因素虽然很多,但大多数因素多与医生的手术操作有关例如用传统的修补方法,造成术后复发的原因有:①疝囊未行高位结扎,或结扎不牢于术后松脱;②内环缺损未予加强修补;③术式选择不当,如直、斜疝

3、并存(马鞍疝)或有隐匿性疝存在时而仅修补其中一个,或巨大疝未加强腹横筋膜或整个腹膜前间隙的修补;④缝合修补腹股沟缺损时张力过高;⑤腹股沟部的神经有损伤,导致手术区的肌肉萎缩;⑥切口积液、积血或并发感染,未能及时正确的处理;⑦术后过早参与剧烈活动或体力劳动;⑧医生对腹股沟的解剖不熟或手术操作不规范等。用人工补片(无张力)进行疝修补术,导致早期复发的原因有:①修补材料选择不当,如疝环UI过大(直径>5cm),腹横筋膜很薄弱时,本应选择加强腹横筋膜修补的补片,但却选择了过小的网塞,仅充填了疝环口

4、的缺损,对周围薄弱的腹横筋膜未予加强;②修补材料位置放置不当,如网塞未放置在疝环内,补片未挡住所有腹壁的薄弱处;③修补材料固定不牢,如网塞固定不妥,术后随疝囊脱出,补片固定不妥,导致术后补片卷曲、移位等。1.晚期复发疝多在术后2〜5年以后复发造成术后晚期复发的原因:①腹压增高的因素未解除。如前列腺增生、慢性咳嗽、便秘等。②胶原代谢异常,经研究的资料表明,疝病人的羟脯氨酸含量减少,成纤维细胞增生异常,工型胶原和III型胶原分布不平衡。Fried-man等发现,疝病人的成纤维细胞中,I型和III型胶

5、原的比例减低,III型前胶原的αl肽链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并预示术后疝复发的可能性大。③吸烟的因素,针对疝修补病人的研究中发现,吸烟者在修补材料上羟脯氨酸的含量明显减少,因在吸烟的老年人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抑制剂下降,发生疝的机会增多,而疝修补术的复发率亦增加。④修补方法的缺陷,如用传统方法的修补其术后复发率远高于用人工补片的修补。⑤其他,如年龄、疝类型、疝种类等,若年龄越大、III型疝、复发疝等术后复发的概率要高得多。2.预防与处理措施认真掌握手术适应证,正确选择合理的手术

6、方法是预防疝复发的关键。手术的0的是修补腹股沟区的缺损,防止术后再复发。复发疝再手术吋常因局部粘连、瘢痕形成,致局部解剖层次不清或造成新的损伤,严重者可导致再次手术失败。因此,应重视复发疝的再次手术治疗。为保证手术效果,防止手术失败,手术医师必须是具有临床经验的高年资医师或疝专科医师。术中做到解剖层次清晰,在解剖、分离组织吋多使用电凝、电刀,尽量减少出血,防止组织再损伤。手术方法及治疗原则,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如年龄、疝的类型和性质来决定。未成年人复发疝,原则选用传统的手术方法,一般不用材料修

7、补。成年人复发,根据疝复发的类型,原则选用不同的人工材料和手术方法进行修补(如原用平片、充填手术方法,则可选用腹膜前间隙修补,原经前入路修补可选用经后路或选用腹腔镜手术方法修补)。如原修补是采用传统的方法修补,则应加强修补腹股沟后壁或行腹膜前间隙修补。急诊手术,尤其是伴奋肠壁绞窄或坏死者,原则上不用人工材料修补。对原修补材料的处理,只要不影响手术效果,可不必取出;如有感染或影响切U愈合,宜尽早取出。必须强调手术方法和材料选择“个体化”,即不能以一种术式来治疗千变万化的病人,也不能选用同一种材料来

8、治疗不同类型疝的病人。再手术吋间:早期复发原则应在术后3个月后进行;晚期复发,应及吋手术,以尽量减少病人的痛苦。术前有腹压增高因素的病人,术后一定要尽力去除,随吋保持排便、排尿通畅。有吸烟史的病人,术后一定要戒烟。术后恢复正常T作的吋间,一般于术后2〜3周。但术后恢复剧烈活动或体力劳动的吋间不宜过早,如为工型疝,可于术后2〜3个月恢复剧烈活动或体力劳动,II型疝,宜在术后6个月以后恢复剧烈活动或体力劳动,III型疝或为巨大复发疝,术后恢复体力劳动的吋间宜在术后I年以后。参考文献[1】张应天.规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