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研究中的认知主义取向

电影研究中的认知主义取向

ID:28393858

大小:69.62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9

电影研究中的认知主义取向_第1页
电影研究中的认知主义取向_第2页
电影研究中的认知主义取向_第3页
电影研究中的认知主义取向_第4页
电影研究中的认知主义取向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影研究中的认知主义取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电影研究中的认知主义取向王宜文王泉泉【论文摘要】本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电影领域兴起的认知主义研究进行梳理,主要分析了认知主义取向在当今电影领域中的研究进展及未来方向。认知主义取向从经验出发,釆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结合生物因素及社会文化背景对电影问题进行研究,既拓宽了经典理论体系,乂避免了宏大理论的弊端,开启了电影研究新时代。【论文关键词】认知主义电影经验认知神经社会文化屯影研究中的认知主义转向起源于屯影理论家对宏人理论的反思与批判。一般认为,〃宏大理论〃指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來占据电影研究界统治地位的各种主要理论,如拉康的精神分析学、劳拉穆尔维的

2、女性主义电影理论,路易。阿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等,均可归入宏大理论的范畴。⑴宏大理论深入探讨电影与人、与社会的关系,为我们理解电影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野。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开始对这一理论展开批评,犬致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研究对象上,以符号学为代表的宏大理论坚持以文木语义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强调社会文化对电影创作及欣赏的影响,而过多忽视了影片内容与观众的主体能动性;其次,在研究方法上,宏大理论倾向于先在地运用某种理论框架来解释电影的意义,其阐释方法本身是一个封闭的自给自足的体系,其结论缺乏坚实有力的基础;第三,宏大理论是在西方话语体

3、系下建立起来的,本身就不具备较强的文化普适性,而它所特有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使其主观色彩更为浓厚,这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研究方面更显不足。总之,宏大理论忽视电影本身和观众的主体性,忽视观众真实的观影经验,使研究内容与现实出现极大脱节,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电影理论的发展。与此同吋,一种以经验一实证为特征的认知主义研究视角进入人们视野。认知主义是在对行为主义的批判中逐步建立起來的,经过不断发展,现已成为一门包括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语言学、社会学、哲学等的跨学科、多方法的综合性研究视角,其共同基础是研究人类感知和思维信息处理。在过去近三十年,认知研究己经在艺术、

4、文学、语言学、哲学、社会学及政治学等人文和社会学科中有了较为显著的地位并取得丰富成果。在电影研究中,认知主义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从经验岀发,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结合生物因索及社会文化背景对电影问题进行研究,既拓宽了经典理论体系,又避免了宏大理论的弊端,开启了电影研究新时代。电影屮的认知主义研究的萌芽可追溯到明斯特伯格和爱因汉姆。明斯特伯格的《电影:一次心理学研究》从口常知觉出发,结合格式塔心理学考察了电影影像感知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的深度感和运动感到更为抽象的推理推断等过程,为电影作为艺术的论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木著作既是电影理论的先声,也是认

5、知主义与电影的第一次结合,标志着二者天然的内在联系。与明斯特伯格主要研究观众的影像感知不同,爱因汉姆的《电影作为艺术》更注重电影与现实的关系。他通过对现实和对影像的两种感知方式的木质性作比较,归纳出电影艺术的可能性,又在此基础上〃推导出可以用來促使屯影成为一门艺术的一系列屯影技巧和工艺规程〃。作为格式塔心理学的代表人物,爱因汉姆的这本著作成为认知主义与电影结合的乂一典范。米特里的《电影美学与心理学》则是对经典传统理论的一个综合性重述并形成口己的体系。他运用心理学原理来研究电影,但有别于明斯特伯格和爱因汉姆对感知方式的关注,而是注重研究电影经验,即〃将电影从

6、它既定的社会经济环境屮抽取出来,侧重研究影片在观众意识屮造成的联系1:3:1米特里的这一对研究对彖的描述己非常接近当代电影中的认知主义。以麦茨为代表的第一波符号学派则探讨用索绪尔语言方法来阐述电影意义的可能性,他们严格以对彖为屮心,揭示电影表达方式下的客观结构,但缺少对口发形成这种理解力的心理过程的探讨。而当后来他们开始寻求这方面的心理解释的时候转向了精神分析学,并没有注意到相关领域的认知革命。电影学中明确提出认知主义的是波德维尔,他在《剧情片中的叙事》一书中详细论述了电影叙事与认知科学Z间的联系,同时也标志着认知主义与电影的结合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一

7、、当代电影认知主义研究电影认知主义取向的共同点都是基于观众对电影的反应,然而就研究对象侧重的不同,目前二者的交叉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其—着重于影片内容、美学方面的研究;其二重点探讨观众如何感知、理解电影,即电影经验的研究;其三是在认知视角下综合电影学、人文科学的研究成果,重新对电影与社会文化的关系进行探讨。1.电影与认知主义对电影美学方而进行认知研究的代表是大卫波徳维尔。他将观众看做积极的信息寻求者,在此基础上研究电影意义的建构过程,探讨结构和风格如何在电影叙事中发挥作用。注重观众的主体地位是具认知主义研究的出发点,而据此提出的屮等层面理论、风格研究、电

8、影诗学等主张,则主要是服务于电影木身,即影片制作中的一系列常规使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