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七卡墓群与布尔霍图伊文化对比研究浅论

额尔古纳七卡墓群与布尔霍图伊文化对比研究浅论

ID:28394397

大小:64.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09

额尔古纳七卡墓群与布尔霍图伊文化对比研究浅论_第1页
额尔古纳七卡墓群与布尔霍图伊文化对比研究浅论_第2页
额尔古纳七卡墓群与布尔霍图伊文化对比研究浅论_第3页
额尔古纳七卡墓群与布尔霍图伊文化对比研究浅论_第4页
额尔古纳七卡墓群与布尔霍图伊文化对比研究浅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额尔古纳七卡墓群与布尔霍图伊文化对比研究浅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额尔古纳七卡墓群与布尔霍图伊文化对比研究浅论【摘要】额尔古纳河流域是中外史学家公认的蒙古族源地,蒙古族起源于蒙兀室韦部落,因此室韦文化对研究蒙古族源有着重要意义。笔者对额尔古纳河流域遗留的文化遗址进行调查研究,根据遗址文化及出土文物,结合相关研究发现七卡墓群遗址与布尔霍图伊文化有诸多相同之处,本文对两者进行对比及研究浅析。【关键词】蒙古族源额尔古纳七卡墓群布尔霍图伊文化室韦文化对比研究额尔古纳地域特殊,南北跨度大,边境长度为673.11公里。东北部与黑龙江省漠河县毗连,北部隔着额尔古纳河与俄罗斯赤塔州相槊。额尔古纳由呼伦贝尔大草原、大

2、兴安岭原始森林和额尔古纳河三大生态系统合围而成,具冇森林、草原以及森林向草原过渡的三种不同地域类型。这种复杂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使得这片区域的考古研究显得尤其“特殊”。隋唐时期这里曾是室韦文化分布的重要区域,对研究额尔古纳河流域室韦文化及相关历史遗迹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额尔古纳右旗七卡墓群位于额尔古纳河西岸,隔河相望就是俄罗斯。墓群位于山体南侧山坡处,遗址南侧为湿地平原。根据额尔古纳河流域隋唐时期的史料记载和当地文物遗址及文化类型分析,七卡墓群地域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本文就七卡墓群出土文物与史料记载的俄罗斯布尔霍图伊文化类型进行对比

3、研究,为额尔古纳河流域的室韦文化地域考古提供一些新的信息和研究线索。林梅村的《从额尔古纳松林到成吉思汗的崛起》和林树山的《东后贝加尔地区的室韦文化源流及其成分》两篇文章中对布尔霍图伊文化及墓葬岀土都有着详细的研究描述。与七卡古墓群进行对比,发现两处遗址有诸多相同Z处。布尔霍图伊文化分布在额尔古纳河沿岸,采用竖穴土坑墓,无葬具(个别用石棺),侧身屈肢葬,头向西或西北,随葬器物有附加堆纹和刻纹平底陶器、桦树皮器皿、柄端带圆环的铁刀、骨弓弭、骨旅等,不随葬家畜。七卡墓群记录见于1992年《呼伦贝尔文物》中标题为《额右旗七卡发现鲜卑墓》一文。

4、1989年额尔古纳右旗拉布大林曾出土24座鲜卑墓,根据当时拉布大林鲜卑墓群的相关研究对比将七卡墓群暂定为鲜卑墓群。但七卡墓群与拉布大林鲜卑墓群也有所区别。七卡墓群与拉布大林鲜卑墓群的区別:1•七卡墓群墓葬头向朝西与拉布大林鲜卑墓群头向朝北或偏西冇着明显不同。2•七卡墓葬多为上半部填充石块,下半部填充土。拉布大林鲜卑墓群全部为土填充。3•七卡墓群只有M3岀土四个马蹄骨,拉布大林鲜卑墓群多葬牛头、马头、猪头、羊头,两者随葬动物骨骼数量存在明显差距。4.七卡墓群出土文物不多,但铁器数量所占比例远远高于拉布大林鲜卑墓群,而拉布大林鲜卑墓群骨器

5、所占比例较高。1988年、1990年两次对七卡墓群5座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将其与呼伦贝尔地区鲜卑墓群对比研究后,认定为鲜卑墓群遗址。此墓群分布范围为山坡南侧漫坡地区,工作组在清理这5座墓葬之前,遗址周边居民采石时就己发现大量人骨、兽骨、陶片、铁器等。2010年全国文物三普期间,笔者在恩和民族乡时,一位俄罗斯族老人送來了其在七卡遗址附近拉石头时挖出来的人头骨、骨旅、铁敏、铜饰品与琉璃珠等文物,引起了笔者对七卡墓群文化的重视。现将布尔霍图伊文化类型与额尔古纳市七卡村七卡墓群进行对比研究。?纱。胖肺幕?相同之处为:1.墓群遗址西距额尔古纳河

6、1公里左右的南山缓坡下方。2•墓葬形式竖穴土坑墓。3.无葬具(下土,上多石块)。4•尸骨有仰身直肢,有右腿弯曲、左腿直伸(林树山记载东后贝加尔墓葬分类的第一类,属于这个文化范畴)。5•埋葬者头向都朝西。6•陶器均为手制夹砂素面陶器,纹饰分为压纹和附加堆纹平底陶器。7.M5出土一件桦皮器皿,“圈足”多见于鲜卑墓群文化特征。8•出土物有铁马衔、铁刀、骨旅、骨坠、骨扣、鸣笛、铜耳环等。两处遗址文化不同之处为:七卡墓群M3出土四块马蹄骨,布尔霍图伊文化不见报告中提及兽骨。根据对比,七卡墓群除有马蹄骨出现外,其余墓葬文化形式大多吻合布尔霍图伊文

7、化类型,这个文化类型与拉布大林鲜卑墓群必然有一定关联,但乂有实质性的区别,值得高度研究,推论七卡墓群不应是鲜卑文化遗存,或为室韦文化遗存。当然以单一遗址对比也是不严谨的,除了对七卡墓群棺木方向的研究外,随着随葬品铁器品种的增多,出土铁離、铁带卡、铁马衔、铁刀等,桦皮器岀土相对减少,骨器、骨旅也有出土,但比重相对减少,这些特点尤其与布尔霍图伊文化相似,加z特殊的地理位置,值得进一步研究。那么根据林梅村老师的文章以及唐史所述额尔古纳河流域古代北方民族分布,可得布尔霍图伊文化人概是骆驼室韦考古文化的推断。根据骆驼室韦是隋代北室韦的地域来理解

8、这个连带关系,根据这些连带关系再分析《室韦史研究》。《北魏至隋唐室韦的经济类型和社会性质初探》一文中提到《隋书?室韦传》记载屮北部室韦“气候最寒,雪深没马,冬则入山,居土穴中,冠以狐貂,衣以鱼皮。”七卡遗址地域环境和气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