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复习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复习

ID:28463127

大小:50.5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0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复习_第1页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复习_第2页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复习_第3页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复习_第4页
资源描述:

《油气田开发地质基础复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第十章石油、天然气和油田水1石油:存在于地下岩石空隙中由各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液态有机矿产。2石汕中的烃类化合物:烷烃、环烷烃、芳香烃。3石油屮的非烃化合物: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氧化合物。4石油的馏分:轻馏分、中馏分、重馏分。5石油的组分:油质、胶质、浙青质、碳质。6石油的物理性质:(1)颜色(2)密度及相对密度(3)粘度(4)凝固点(5)导电性(6)溶解性(7)荧光性(8)石汕的热值7天然气:存在于地壳岩石空隙中天然生成的以烃类为主的可燃气体。8干气和湿气:甲院含量在气体成分中占95%以上的天然气为

2、干气(一般不与石油伴生),反之为湿气(常与石油伴生)。9天然7气分类:油田7气、7气田7气、凝析4、水溶7气、煤层"H、固态7气体水合物。10油田水(狭义):油田范围内储集油气的地层屮的地下水(即油层水)。11水的总矿化度:单位体积水中各种离子、分子和化合物的总含量。12油田水的产状:吸附水、毛细管水、自由水。13油田水的苏林分类:(1)硫酸钠型一地表水(2)重碳酸钠型一潜水或油田水(3)氯化镁型一海水(4)氯化钙型一深层水、汕田水第十一章油气的生成和生油层1汕气成因:无机成因说和有机成因说(早期和晚期)

3、。支持有机成因说的事实:(1)世界上己发现的油气田99%都分布在沉积岩屮。(2)(3)(4)(5)(6)(7)2生汕母质一干酪根:沉积岩中所有不溶于非氧化性的酸、碱和非极性有机溶剂的分散有机质。3油气生成环境:(1)大地构造条件一沉积盆地(2)岩相古地理条件一海相(浅水区、三角洲区),陆相(深水、半深水湖泊)。4油气生成过程:(1)生物化学生气阶段:沉积界而〜地下1500,10〜60°C,生物甲烷气、干酪跟、少量油。(未成熟)(2)热催化生油气阶段:1500〜3500,60〜180°C,大量石油+湿气。(

4、成熟)(3)热裂解生凝析气阶段:超过3500〜4000,180〜250°C,凝析气。(高成熟)(4)深部高温生气阶段:超过4000,达6000〜7000,>250°C,干气(C114)碳浙青或石墨。(过成熟)5烃源岩(生油岩):能够生成石油和天然气并能排出聚集成商业性油气藏的岩石。6生油层的地化研究:(1)有机物的丰度(2)有机质(干酪根)的类型(3)有机质的成熟度:有机质向石油和天然气的热演化程度。第十二章储集层和盖层1储集层:能够储存和渗滤流体的岩层。它具有孔隙性和渗透性。2孔隙结构:孔隙和喉道的几何

5、形状、大小、分布及其相互连通关系。3孔隙类型:超毛细管型、毛细管型、微毛细管型。4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单和)有效渗透率或和渗透率(多和)和对渗透率关系:一般是有效孔隙度越大,渗透率越高。5碎屑岩:由成分复杂的矿物碎屑、岩石碎屑和胶结物组成。储集空间主要是粒间孔隙(属原生孔隙)。6碎屑岩储集层储集性质的影响因素:(1)碎屑颗粒的矿物成分(2)碎屑颗粒的粒度及分选程度(3)碎屑颗粒的排列方式和圆球度(4)胶结物的性质和多少7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孔隙、溶洞、裂缝(或孔隙和裂缝)。8碳酸盐储集层类型:(1

6、)孔隙型(2)溶孔型(3)裂缝型(4)复合型9盖层:位于储层之上,能够封隔储集层,阻止油气向上逸散的岩层。10生储盖组合:在地层剖面中,紧密相连的生油层、储集层和盖层有规律的组合。11生储盖组合的类型:正常式、侧变式、顶生式、自生自储自盖式。第十三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1油气运移:油气在地壳屮的任何流动。2油气运移的方式:渗滤(压力差)和扩散(浓度差)。3油气的初次运移:在生油层中生成的油气向附近储集层的运移。低熟阶段--水熔相,成熟期一游离相,高成熟阶段一气溶相,过熟阶段一游离相(气)4初次运移的动力:压

7、实作用、欠压实作用、蒙脱石脱水作用、有机质的生烃作用、流体热增压作用、渗析作用、其他作用。5初次运移的方向:主要朝着(驱动力)剩余压力降低的方向。6二次运移:石油和天然气进入储集层后的一切运移。主要为游离和,天然气可呈水溶相。7油气二次运移的动力:浮力、水动力(直接动力)、构造运动力(地壳运动是运移的根本条件)。8二次运移方向:沿着阻力最小的方向。位于凹陷区附近的凸起带及斜坡带,常成为油气运移的主要指向,长期继承性的凸起带最为有利。第十四章油气藏的形成和类型1圈闭:适合于油气聚集、能够形成油气藏的场所。2

8、圈闭的组成:储集层、盖层、遮挡物。3圈闭的类型(成因分类):构造圈闭、地层圈闭、岩性圈闭。4圈闭的度量:(1)溢出点(2)闭合高度(3)闭合面积(4)储集层有效厚度(5)有效孔隙度:岩石中允许流体在其中流动、互相连通的孔隙的体积之和与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比。(6)圈闭的最大有效容积。5油气藏:油气在单一圈闭屮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棊本聚集。“单一”:在单一储层、具有统一的压力系统、统一的油气水界面、同一面积内。6油气藏内油气水的分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