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美——上海老码头:老故事新腔调.doc

城市之美——上海老码头:老故事新腔调.doc

ID:28510696

大小:45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0

城市之美——上海老码头:老故事新腔调.doc_第1页
城市之美——上海老码头:老故事新腔调.doc_第2页
城市之美——上海老码头:老故事新腔调.doc_第3页
城市之美——上海老码头:老故事新腔调.doc_第4页
城市之美——上海老码头:老故事新腔调.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城市之美——上海老码头:老故事新腔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城市之美——上海老码头:老故事新腔调 该转帖仅你自己可见 该转帖你的好友都能看见  “老码头”便是原来的十六铺,上海最早的码头。正是独特的区位优势,让这里的弄堂、街面流传着无数上海滩大亨的传奇故事。冬日午后,身处老式石库门群落,闲坐屋顶的欧式露台,楼下曾是黄金荣、杜月笙的仓库,看黄浦江水滔滔,难免生出些许“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的感慨。这便是老码头的故事,最上海的传奇。  文/唐骋华、季志平图/黄庆  和黄志伟聊天,是一件惬意的事。上海的冬天阴冷,总有些潮湿,但坐入“上海老码头”休闲创意园区内的Cafein咖吧,点一杯

2、用加拿大极品咖啡豆现磨的清咖,浓郁的香味和恰到好处的暖气软化了空气,让人周身舒展,思路也变得清晰。  “还不错吧?”黄志伟边笑着问记者,边将牛奶融入清咖。看得出,作为弘基集团“上海老码头”项目总经理,他对自己的规划、设计颇为得意。当他轻轻搅拌咖啡,耐心地向记者介绍相关情况时,轮船汽笛声间或传来,悠扬、沧桑、质感。  汽笛声?没错,位于中山南路479弄-505弄的“上海老码头”,与黄浦江的直线距离仅50米,而斜对面,便是摆渡口。“每逢周末,浦东陆家嘴的老外登上渡船,饱览浦江两岸最美丽的风景,下船后步行200米,就来到我们这里,就

3、餐、品酒、谈天、听音乐。”黄志伟描绘着这一真实场景,西班牙乐曲像伴奏,随着他的话语抒情。  渊源:有故事的老码头    很抒情的“上海老码头”其实不算大。第一期面积为25000平方米,第二期建设中,也差不多大。从体量上说,可能只有新天地四分之一左右,巧的是,它正有“小新天地”之称。对于有着“老上海情结”的人来说,上海老码头的落脚点本身就有一种新天地所无法比拟的浓郁味道——十六铺,从前上海连接全国乃至全世界的重要水上交通枢纽。  “我们这里是有故事的地方。”黄志伟告诉记者,随即朝落地窗外一指,指向了一栋正在开工的建筑,“喏,那里

4、就是当年黄金荣、杜月笙的老仓库。”他顿了顿,“众所周知,杜月笙就是在十六铺出道的。”杜月笙初到上海滩,就在十六铺“鸿元盛”水果摊当学徒,凭一手精妙的削水果皮“刀法”逐渐发迹。如今,上海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还在“上海老码头”旁边,不过快要拆迁了。  十六铺本身的故事,当然比杜月笙更要多得多。十六铺形成于清朝咸丰、同治年间,很快从码头林立,范围从上海县城大东门外,西至城濠,东至黄浦江,北至小东门大街与法租界接壤,南至万裕码头街及王家码头街。及至20世纪初叶,十六铺已经成为远东第一港口,1947年这片区域共有48座码头。1980年代,

5、十六铺仍旧繁华。  用黄志伟的话说:“先有老码头,后有上海城。”作为工业重镇,十六铺见证了上海工人的力量。而散布于黄浦江边的短街小巷,集中了老上海情调的核心元素。如今,绝大多数的十六铺码头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上海老码头”建于这块区域,则具备了传承的意味。  有趣的是,第一期施工的时候,工程队还挖出了一块海关地界碑。黄志伟向生活周刊记者介绍,这块界碑长1.5米、宽0.3米、厚0.2米,刻有“江海常关”字样。根据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专家考证,“江海关”即江苏海关,清朝康熙年间弛海禁,结束了从明初起实行的封闭海路的政策,并在沿海设立四大

6、海关,其中,“江海关”便设于上海。  “这块界碑的发现,把上海开埠的年份大大提前了。”黄志伟说,而“上海老码头”就建在“江海常关”的旧址上,更增添了份传奇色彩,让这里满溢着老上海风情。  特色:修旧如旧,花样翻新  当然,“江海常关”旧址早和界碑一起沉睡于地下了,“上海老码头”真正的旧址,其实是上海油脂厂。从海关到厂区再到创意园区,如此丰富的历史沿革,让“上海老码头”显得更加厚重。因此,对其进行改造,也对设计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怎样既能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老上海特点,又让功能适合休闲创意园区的需要?  “外观上,我们的标准是修

7、旧如旧。”黄志伟向记者介绍。园内目前共有22栋建筑,布局完全没动,维持当年上海油脂厂的原貌。前面说过,“上海老码头”的体量比新天地要小,但记者行走其间,反而觉得这里更宽敞,这其实就是保留厂区特点的效果——建筑错落有致,规划合理,而建筑与建筑之间也留有较大距离。  功能上,弘基集团则根据“上海老码头”的特点,做了相应规划。据记者了解,第一期项目分为两块区域:广场部分与创意园区。为此,设计方可谓动足了脑筋,花样不断翻新。  一走入中山南路479弄的大门,迎面就是一个景观水池,淙淙的流水洗净了门外的喧嚣。“水是可以抽干的,可以作为T

8、台,用来走秀。”黄志伟介绍。由于水池比一般T台大很多,走秀场面必然十分壮观。不久前,老庙黄金斥巨资,用金条铺成了一条“财富大道”,举行走秀,引起了轰动,在黄浦区公证处的见证下,当场被记入吉尼斯世界纪录。  围绕景观水池的是餐饮、酒吧,记者发现,它们还颇具特色。比如名唐餐厅,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