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互批互改

作文互批互改

ID:28587542

大小:29.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11

作文互批互改_第1页
作文互批互改_第2页
作文互批互改_第3页
作文互批互改_第4页
资源描述:

《作文互批互改》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让“互批自改”为作文批改提效【摘要】:“互批自改”的作文教学不仅减轻教师的课业负担,而且吸引了学生修改作文的眼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笔者从渗透“互批自改”知识,授予修改作文方法,以优扶差带动全员修改,分步训练,循序渐进,四个方面论述,让“互批自改”作文教学在课堂中站稳脚跟。【关键词】互批自改作文教学提效作文批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包括教师批改和学生批改两个方面。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往往重视教师批改而忽视了学生批改,且发现只有教师修改作文,不仅费时费力,而且不能引起学生的关注,学生作文也很难提高,固推出了学生“互批自改”这一教学方法。通过长期的作文批改实践发现“互批自改”这一教学手段不

2、仅解决了作文教学中教师“高耗低效”的弊病,而且吸引了学生关注作文、修改作文的眼球。如何让学生做到“互批自改”呢?一、教师示范,渗透“互批自改”知识教师要“适当指点”学生学习自改。所谓“适当指点”,就是要求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批语,是最好的对学生“改”文的示范,教师的批语必须明确、具体、富有启发性,适合学生心理。或“精批细改”,为学生进行书面上的讲解示范,使其加深对有关写作知识的理解,明白有关批改符号,以“师批生改”,引导学生自己思索,自己动手修改,使其不断积累“改”的经验,明白“文成于改”的道理。或“精批粗改”,选有代表性的文章,让大家讨论,集体修改,领会文章的优劣得失,使其明白修

3、改的目的、方向、内容等。或“互批互改”,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交流促进。或“面批面改”,有针对性地面授机宜,使其明白修改文章的原则和方法等。二、以优扶差,带动全员批改有些同学因为天生的语感或者家境的原因语文水平很好,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帮别人修改作文,我班学生的语文水平就参差不齐,考虑到这一点我是这样做的:如,起初我在班里找了5个语文成绩特别优秀,语感特别好的学生,对他们进行了诸如上述的一些指导,然后让他们批改班里同学的作文,通过反复实践训练,我班王慧民同学,确实成了批改作文的能手,且能指导同学批阅作文。如他在批改童话《小黄狗和小花猫》的比赛时,他发现这样一段话:比赛刚开始,小黄狗很快地超过了

4、小花猫,它越发越神气了。于是用波浪线划出并且在边上写了这样一段评语:“句子真优美,我也发现小黄狗的神气了。”他品读后,觉得小黄狗是怎样神气小作者还没写出来。她就指导翁成明可以这样批改:“在眉批处写上你能再接着细致地描写一下小黄狗的轻要想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意识,首先应向学生灌输古今中外文学家自己反复锤炼、修改文章的故事,然后让学生脑海中形成作文必须反复修改才能出“精彩”这样的意识。一次,我班以难忘的“第一次”和《假文盲》为主题的作文时,待学生作文完成后,我有意识地给学生介绍了三个故事:贾岛的“推敲”和美国作家海明威不顾体残多病先后多次修改《老人与海》,以及本册回顾王尔德先生花半天时间就是因为修

5、改一个标点符号的故事,并告诫他们,这些文豪的文章之所以有影响力就是因为经过了反复修改推敲,才作出了如此精练的语言,介绍完毕以后效果颇好。如:有一个同学在《第一次走夜路》中这样写道:“可是,当我挂下电话,望着屋外黑黑的夜景,我突然后悔了,但是说出去的话好比泼出去的水,不是说收回来就能收回来的,于是我只好背起书包,硬着头皮进入了“危险”的夜景中”。听了我的故事之后他认真地修改,使语言更加优美精确了。如他把“黑黑”改成了黑漆漆,把“进入”了“危险”改成了“融入”了“危险”。有了以上学习的榜样,学生对修改产生冲动,通过这样灌输故事使学生懂得文章写完后需反复修改,这样不但能使文章更加完美,真正放射出作

6、品的诱人光芒,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而且有利于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批阅”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浅出、由易到难,传授给学生自改方法的要领。(1)在多读中精心“自改”。学生习作后,我要求他们用朗读的方式,一句一句反复朗读,仔细推敲,做到在读中“换”拗口、意思不明确的语句;在读中“调”前后紊乱的语序;在读中“添”一些具体内容;在读中“删”多余的内容。然后,教师收阅浏览,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指出明显的不足之处,并选择改得较好的文章,印发给大家学习参考。(2)教给“反思法”,培养“自改作文”的能力。教师可进行以总体要求为目标的“改”的辅导,使学生学到综合

7、性、整体性自改作文的本领。这就要使学生明确:自改作文时,一定要认真、反复地读初稿,在读中运用“反思法”去发现完成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所包含的每一写作项目,是否在自己的文章中得到落实;审题是否正确,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合理,层次是否分明,详略是否得当,表达是否准确。四、分步训练,循序渐进。培养学生的改文能力,应从中、低年级开始,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并依据《大纲》规定的各年级作文要求和各次作文训练的不同要求分步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