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ID:28599807

大小:521.0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2-11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1页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2页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3页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4页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复习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原因P95金榜(1)外因:西方文明的影响(2)(4)政治上:近代政治运动的影响、政府的政策(3)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5)思想上:思想解放运动(新思想萌发、洋务思潮、维新思想、革命思想、民主科学思想等)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P95金榜……3、从地域上看,都是由沿海开放口岸向着周边区域扩散;4、……国成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重新趋于中化、独立化,改革开放后又逐步跟上国际潮流;5、由封建传统向近代化、现代化趋进;……拓宽:6、从主体上看,最早发生变化的士绅阶层,后来移向新兴的平民阶层,最后惠

2、及“寻常百姓家”。-页脚---◆城乡差别较大——原因1、政治上,主权遭到破坏,但对农村直接影响不大;2、经济上,外国入侵,主要在沿海地区,对内陆广大农村原有的自然经济没有产生巨大的影响3、文化上,中国原有封建文化根基深厚,农村相对封闭的状况很难在短时间内扭转。4、交通上,农村往往比较闭塞,新信息、新事物传入比较慢。三、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原因1、第一次变化(1840-1949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先进开放的西方工业文明冲击着传统的中华文明,中西文化相互交汇与碰撞,近代社会生活开始影响中国。中西合璧、土洋并存成为这一阶段的突出特

3、征。◆辛亥革命的深刻影响1912年后,由于推翻了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民主观念深入人心,中国民众社会生活显著向近代过渡……2、第二次变化(1949-1978年):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渐步入社会主义社会,民众生活面貌焕然一新,但也受到政治生活严重影响而显得单调与呆板。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页脚---3、第三次变化(1978年-至今):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世界接轨,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四、服饰方面拓展与注意1、西装传入与流行的时间2、近现代形成的民族服饰及其特点3、各类服饰的识别

4、(结合教材插图)4、理解阶段性特征◆阶段性特征1、第一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中西合璧,不土不洋。)2、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特征:由于政治上的影响,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50年代到60年代中:?60年代中70年代末:?3、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页脚---(特征: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P67材料阅读与思考五、饮食方面注意:西方饮食文化传入的影响,特别是进入百姓饭桌的西餐中常用原料六、住宅方面注意:近代中国居室建筑的

5、变化及其特征七、习俗方面(一)婚俗方面1、近代变化——性质、礼俗2、近代的婚俗状况3、现代婚俗特点:?八、交通方面弥补:1、近现代的新式交通工具?(特别注意自行车、摩托车……)2、铁路事业:-页脚---中国人修筑第一条:P70知识链接中国自主设计第一条第一条城市地铁青藏铁路:意义第一条商业化运营的……3、汽车:上海公共汽车运行4、民航事业开始5、关于交通近代化理解:特征、开始时期及标志九、邮电方面邮政发展的三个阶段了解1866海关试办邮政——1896成立大清邮政局,脱离海关——辛亥革命后中华邮政十、报刊发展报纸的作用材料阅读与思考P76十一、广播事业注意掌握与区分标志性事件

6、P73教材自办的第一座、第一座私营、第一座全国性……-页脚---十二、电影事业有声电影传入时间、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P74知识链接◇真题演练2009年(上海文综)服饰体现了社会风尚,并打下了深刻的时代烙印。中国废除服饰分贵贱的冠服制度(见右图),并实现服饰制度根本转变的历史事件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抗日战争2009年(上海历史)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当时的日本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C.本土文

7、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页脚---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2012年(浙江卷)17.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2012年(江苏卷)6.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有研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