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部分题目

[旧]部分题目

ID:28779824

大小:46.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4

[旧]部分题目_第1页
[旧]部分题目_第2页
[旧]部分题目_第3页
[旧]部分题目_第4页
[旧]部分题目_第5页
资源描述:

《[旧]部分题目》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有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XX,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通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P2-3)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

2、济、社会历史条件。(P4)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求。(P6)通过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主义才变成现实。(P7)PS:历史条件和需求具体是哪些要看书,知道大体包含哪些内容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什么?怎么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P14)(1)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XX。(P14)(2)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P15)(3)坚持一切从实际

3、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P16)(4)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P17)第一章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P28)PS:两个知识点:(知识点不在问题的回答范围之内,但要求要会)(1)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

4、主义两个对立的基本派别。(P28-29)(2)根据对上述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之论。(P29)2、什么是物质?什么是运动?物质与运动的相互关系是什么?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P30)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P32)物质和运动时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

5、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P32)PS:两个知识点:(1)列宁是从物质与意识的关系上来把握物质的。(2)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P30)3、意识的本质及其能动性是什么?具体表现?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P30)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P56)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

6、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P56-57)4、实践及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P34)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P35)5、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P39)6、联系是什么?有什么特点?作为一个普遍的哲学范畴,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P40)联系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P40-41)7、发展是什么?如何理解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发展

7、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P41)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因为: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了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