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地主要作品

贝多芬地主要作品

ID:28819195

大小:4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4

贝多芬地主要作品_第1页
贝多芬地主要作品_第2页
贝多芬地主要作品_第3页
贝多芬地主要作品_第4页
贝多芬地主要作品_第5页
资源描述:

《贝多芬地主要作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实用标准文案1814年的贝多芬于,由Louis-RenéLétronne所画。贝多芬的作品包括32首钢琴奏鸣曲、9部交响曲、5部钢琴协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三重协奏曲和弦乐四重奏。带Op编号的作品有138部。至于带有WoO.标签的作品则有205部,表示该作品是“WerkeohneOpus-Nummer”(不带Op编号的作品),这些作品虽然有很多在他生前都被发表了,但是他并不认为这些作品值得配上一个Op号[62]。而比较少见的是带“Hess”编号的作品,共14卷,这些作品是由瑞士作曲家威利·黑斯(WillyHess)为贝多芬作品全集作出

2、的补充[63]。贝多芬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第三交响曲“英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六交响曲“田园”》、《第九交响曲“合唱”》、《悲怆奏鸣曲》和《月光奏鸣曲》等等。其32首编号钢琴奏鸣曲,包括《悲怆》和《月光》等被汉斯·冯·彪罗尊称为钢琴的“新约全书”(“旧约全书”为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64]。他早期的音乐,受海顿和莫扎特的古典主义风格影响很大,如第一交响曲。而在早期钢琴奏鸣曲,如《悲怆》中,其和声特点、八度的频繁以及丰富厚实的织体,体现了穆齐奥·克莱门蒂和杨·杜赛克对贝多芬的影响[65]。到了中后期,作品越发表现出他

3、强烈的个人风格,贝多芬甚至借音乐直白自己的理想和诉求。贝多芬可以说继承了德奥作曲家巴赫、海顿和莫扎特的音乐精髓,将古典主义音乐在形式方面做到了极限。当时巴赫的音乐还有待人们的发掘。但贝多芬的老师内弗在教学中已经让贝多芬感受到这位“欧洲音乐之父”的过人之处,贝多芬曾说过:“他不是小溪(Bach),而是大海。”1855年,W·德兰兹提出了对贝多芬创作时期的著名三分法。虽然这一划分不断遭受批评,说其中有过分绝对化和不够确切的现象,但是它却非常有助于人们体会贝多芬创作风格的发展。第一阶段是1804/05年前,是早期阶段。这期间,贝多芬非常明

4、显的显示出他对古典主义传统的依赖。1805到1814年则是旺盛的中期。贝多芬大部分有名的作品都诞生于此时期。经过低谷之后,1819年的贝多芬显示出晚期的创作特征,自省而神秘,作品规模进一步被扩大。[编辑]交响曲贝多芬的交响曲大大扩展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力。他的交响曲,除了《第六交响曲》分为五乐章,其余的八部都是四乐章,基本遵照海顿、莫扎特确立的交响曲结构,即第一乐章快板、第二乐章慢板、第三乐章小步舞曲或谐谑曲和第四乐章急板或快板写成的(但在《第九交响曲》中慢板与谐谑曲交换了位置)。而在第三交响曲开始,形式和内容开始统一,一个分明的线索主

5、题或思想贯穿整部交响曲,这在第五和第九交响曲里特别鲜明,而这,是贝多芬之前的的作曲家没有做到的。这样的结果是,贝多芬的交响曲有更多的现实表现力和情感刻画。听众不再是单一地去享受美丽的旋律,而且需要去思考揣摩,作曲家的意图和动机。这大大丰富了音乐的内涵。可以说,这也正是浪漫主义音乐的基础。他赋予了交响曲“神”,使之形神兼备。第六交响曲用标题对内容进行描述和在第九交响曲里面加入了人声,都是一大创举,后世纷纷效仿。有人认为,贝多芬的交响曲有“奇数”和“偶数”精彩文档实用标准文案之分,奇数的交响曲是革命性的,节奏强烈;而偶数的则是柔美和典雅

6、的[66]。[编辑]神秘的《第十交响曲》贝多芬在创作《第九交响曲》后,就开始在1824年构思创作《第十交响曲》。他在笔记中以及给别人的书信对话中提到过这部作品,他说,第一乐章以“古代调式的宗教歌曲”开始,以“酒神的盛宴”结束。1844年,贝多芬的助手的安东·辛德勒发表了一篇关于该交响曲的文章,这篇文章引起了当时广泛的关注和猜测。从那时起,有关这部交响曲的新发现的线索和推测就层出不穷,但其实并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甚至还有人说自己听过《第十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但并无证据支持这一说法。现在存有很多关于其中第一乐章的草稿和笔记。而第三乐章

7、则是“急板”谐谑曲,其草稿在1825年被发现。巴里·库珀博士(BarryCooper)根据各种搜集得到的稿件,重构了第十交响曲的第一乐章。但该作品并没有得到音乐界的普遍认可。[编辑]贝多芬在交响曲方面的创新1.节奏:节奏有时不按小节节拍,出现切分音,弱起,强弱对比强烈,这些都是贝多芬在节奏上的创新,不再严格遵守严整的节奏,而是随音乐的要求而相对自由。2.歌唱性的管弦乐:贝多芬有着出色的旋律天分和技巧,善于创作如歌般的旋律。他丰富的配器也大大提高了管弦乐队的表现力。3.和声技巧的革新:贝多芬的交响曲中使用了不协和和弦,和非常规的和弦进

8、行,强烈的戏剧性对比也是古典主义的规范中不可想象的。4.配器的变化:新的乐器的使用以及交响乐队的规模变大。5.乐曲曲式的变化:第6交响曲有5个乐章,不同于以往的4乐章结构。谐谑曲的使用替代了原来的小步舞曲。慢乐章的位置变化(No.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