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阙里-七年级.doc

东南阙里-七年级.doc

ID:28987854

大小:69.0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2-15

东南阙里-七年级.doc_第1页
东南阙里-七年级.doc_第2页
东南阙里-七年级.doc_第3页
东南阙里-七年级.doc_第4页
东南阙里-七年级.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东南阙里-七年级.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说明《东南阙里》七年级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地方课程已成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建设指导意见》的精神,经浙江省教育厅批准,我市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地方课程。地方课程是联系学生与社会的纽带。衢州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优越良好的生态环境、悠久丰厚的历史文化、快速发展的社会经济都是富有价值的地方课程资源。我们坚持就地取材、学以致用、自成体系、优化配置的原则.精心筛选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资源,从地方的文化特点、资源特色和发展需要出发,以向学生传授参与社会生活和发展应具有的

2、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基本知识以及基本能力为目标,编写了这套地方课程教材。本套教材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为学生发展服务的宗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地方历史与传统文化。提高地方文化品位和传承地方优良传统的同时.注重对地方现实问题的了解、关注和研究,把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地方的发展实际联系起来,把学校教育和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与民众的生活、文明水平的提升结合起来.立足地方,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同时,努力培养他们的世界胸怀、全球眼界、国际意识。《东南阙里》是适合初中7年级学生使用的地方课程教材,每周1课时,全年共30~40课时

3、。本册教材由“四省通衢,江山秀美”、“悠久历史,灿烂文化”、“三衢大地,物产丰饶”、“民风民俗,流风遗韵”、“大宗南渡,赐家寓衢”五个专题组成,每个专题内含2~3个主题,由文字、图片、资料链接及“想一想”、“议一议”、“做一做”等内容板块构成。通过介绍地方自然和文化资源.梳理地方文化现象,引导师生关注地方文化价值,探究地方文化特色的形成,从而培养学生的地方文化情怀和热爱家乡的情感。同时,试图从地方文化特色的形成对当地自然环境和社会变迁的反映等方面着手,引导学生探究人、地之间的关系,探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的途径,以及对文化传承的思考.

4、努力依据新课程的理念,把教材作为范本,为师生的教学活动提供一个思路、一种方法,结论让师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验与感悟。但是,由于篇幅限制,以及考虑到师生学教过程的实际情况,本册教材对历史资料的呈现较多,而对现实的地方性知识和问题的呈现较单薄,希望师生能努力从我们现实的生活世界里,从小处着手,增加一系列鲜活的案例,以弥补教材的不足;并通过参观考察、调查研究、探讨问题,以及适当地参与社区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活动能力。本册教材由陈伟主编,参加编写的人员有:崔小燕(专题一)、胡欣红(专题二)、陈伟(专题三)、雷发云(专题四)、朱前珍和

5、胡颖(专题五)。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姜宁馨、孔祥楷、徐寿昌等同志的悉心指导和大力支持,陈晓峰、周志浩等同志提供部分图片,在此,向所有为本书编写提供帮助的同志表示衷心的感谢!虽然我们全体编写人员本着为学生负责的态度,满怀热情,全力以赴,一次又一次地调查、走访、寻找、收集相关的资料,但是,由于编者的水平有限,经验不足,对地方资源的挖掘不到位、不完善等因素,教材中难免会有许多不足和问题存在,敬请广大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们共同来完善地方课程教材,使本套教材真正成为学生们喜欢的、自己的教材,为学生们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奠定基础。

6、专题一四省通衢江山秀美衢州与闽、皖、赣相邻,有四省通衢之美名,自古交通发达,商贸繁荣,历史上为南方的通郡大邑,军事要塞。在漫长的地质史上,衢州曾经历过多次海进海退,因此境内留有独特而优美的地质景观:湖南镇形如方阵的节理石柱,黄泥塘沉睡亿年的“金钉子”地质剖面,烂柯山的石梁如虹,江郎山的壁立千仞。开化莲花尖的层峦叠翠。独特的地理位置,秀丽的一方山水。因而有“山水名城、神奇衢州”之说。第一课四省通衢商旅兴旺衢州市位于东经118°01′到119°20′、北纬28°14′到29°30′之间,居行江西部,钱塘江上游,金(华)衢(州)盆地西端,它南接

7、福建南平,西连江西上饶、景德镇,西北邻安徽黄山,东北、东、东南三面分别与省内杭州、金华、丽水三市相衔。衢州市是浙西的交通枢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古人形容其“居浙右之上游,控鄱阳之肘腋,制闽越之喉吭,通宣歙之声势”,川陆所会、四省通衢,历来商贸繁荣,为兵家必争之地。一、历史上衢州的水陆交通及商贸水路是衢州历史上商贸的最主要通道。衢江是衢州水运的依托,干流航道以衢城为中心,上游通过常山港达常山及华埠,下游通过衢江抵龙游和兰溪,全长155千米,丰水期通行的船泊可达30吨,而衢江主源马金溪及主要支流江山港、乌溪江、灵山江等,在木帆船为主要交通

8、工具的古代也极具航运价值。在春秋时期,越国有三条对外联系的水道,姑篾就位于其向西通楚国的交通线上。而杭州至衢州、常山的水道也早在汉代即已开通,至唐代已相当完善,史书上叙述说“虽逆流多惊滩,亦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