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21位高僧大德.doc

峨眉山21位高僧大德.doc

ID:29015363

大小:194.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2-16

峨眉山21位高僧大德.doc_第1页
峨眉山21位高僧大德.doc_第2页
峨眉山21位高僧大德.doc_第3页
峨眉山21位高僧大德.doc_第4页
峨眉山21位高僧大德.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峨眉山21位高僧大德.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晋•慧持大师慧持大师像    慧持大师是晋代高僧(公元337—412年),俗姓贾,雁门楼烦(今山西宁武附近)人,出身于世族家庭。自幼聪颖,有文才。18岁时与兄慧远听高僧道安讲经说法,豁然而悟,遂同拜道安为师。  时逢战乱,随道安僧团辗转迁徙,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在这样的艰难岁月,道安师徒依然坚持修学,不废佛业。兴宁二年(364年)取道南下,到东晋治下的襄阳后,师随兄远公东下,初憩荆州上明寺,后到庐山修住。晋安帝隆安三年(399年),欲观瞻峨眉,振锡岷岫,辞远入蜀,远苦留不住,感叹说:“人生爱聚,汝独乐离,如何”,师亦悲戚,但以为“若滞情爱聚者,本不应出家,今既剖欲

2、求道,正以西方为期耳”。于是兄弟洒泪而别。到蜀后,受到剌史毛璩的热情接待,住龙渊精舍,讲经布道,蜀中人士,望风推服,能入其堂受到接待的,竟被称为“登龙门”。师为酬宿愿,不久上峨眉山创建普贤寺(今万年寺)。慧持是来峨眉山传播佛教的第一位高僧,后回龙渊精舍修持。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谯纵之乱,杀死毛璩,师去郫县中寺避难。谯纵侄道福率兵追击毛璩部属至郫,进入寺中,众僧惊走,持师在房前盥洗,镇定自若。道福知为高僧,不敢加害。境内平静以后,还住龙渊精舍,讲说斋忏,老而愈笃。义熙八年(412年)圆寂,世寿76岁。持临终遗命:“经言,戒如平地,众善由生,汝等行住坐卧,宜其

3、谨哉”。慧持在蜀12年,为弘扬佛教事业,献出了毕生精力。晋•明果大师  晋朝的明果大师是四川资州人,幼年剃发龙游山。回蜀后到峨眉山结茅住锡。此时,当地百姓传说道观乾明观中有妖孽蟒患,骚扰四邻。于是,明果大师遂约山民来到乾明观,弄清妖孽是蟒患。经过他勇射妖蟒,清除妖孽鬼怪,保其四方安宁。此事对乾明观的道士和山民影响甚大,也令观中道士欣佩,愿归依佛门。后来,明果大师被道士礼请主持观中之事,师主事后便重新修建殿宇,改道观为寺院,因寺后白岩峰居中,故取名中峰寺。由此,中峰寺乃峨眉山中道观改佛寺之初始,为峨眉山最早的六大古寺之一。南北朝•阿罗婆多尊者  阿罗婆多尊者是尼泊尔

4、高僧,南北朝时期来中国。不久,阿罗婆多尊者到峨眉山礼佛,看到山环水绕,与西域化城寺地形相似,便在山上辟地建寺。因山高无瓦,运输不便,且冰雪严寒容易冻裂,便以木皮盖顶,名木皮殿(一名化城寺)。此后该寺累毁累建,到清嘉庆年间,法堂上人重建,改名大乘寺。  阿罗婆多尊者是古时候到峨眉山修行的外国僧人中较早的一位。南北朝•宝掌和尚 宝掌和尚是印度人,相传出生时左掌握拳,七岁祝发,掌乃展,因名宝掌。  宝掌和尚于南北朝时来到中国,受到梁武帝尊崇,延供内庭。不久,入蜀到峨眉山朝拜普贤菩萨,又留成都大圣慈寺,注译佛经。  宝掌和尚曾在峨眉山洪椿坪后结茅修住,是到峨眉山的修行第一

5、个外国僧人,峨眉山上的“宝掌峰”由此而得名。后来,宝掌和尚游五台,历衡岳、匡庐,入建业(今南京市),遍访两浙名山,住浦江之宝严寺,圆寂后塔建秦望山。南北朝•淡然大师  淡然大师,俗姓林,名时茂,原为东魏孝静帝时渤海王高欢部将,封镇南将军,因与高欢之子高澄不睦,避祸到泽州析成山问月庵出家,法名太空,号淡然。后到南朝,梁武帝封为妙相寺副主持,普真卫法禅师,因与住持钟守净不和,晚年辗转到峨眉山中峰寺修住,并扩建中峰寺。据明清溪道人撰《禅真逸史》:淡然大师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五年(491年),卒于唐高祖武德元年(618年),世寿127岁。圆寂前作有“辞世颂子”云:杀人如麻

6、,立身以砥。宠辱不惊,恬淡是非。酒吸百川,肉吞千豕。醉卧中峰,羲皇自拟。皓月清风,高山流水。长啸狂歌,何分角徵。心证菩提,法舟相舣。生彼莲花,逍遥无已。唐•慧通禅师  慧通禅师是湖北江陵人,青原下六世澧州洛浦山元安禅师法嗣。  慧通禅师于唐僖宗年间(874—888年)来峨眉山,为弘扬佛法,四处募化,先后整修扩建了华严寺、普贤寺、华藏寺、中峰寺。并以峨眉山象火,改普贤寺为白水寺,改华藏寺为黑水寺(此说的华藏寺在今黄湾乡黑水村,与金顶的华藏寺是两个不同的寺院),改中峰寺为集云寺,改牛心寺为卧云寺,改华严寺为归云阁,意以“三云二水”压抑火星。禅师广招门人,慧灯传续,前后

7、七代,宗风大振,被称为峨眉禅宗第一祖。他住锡的黑水寺称为祖堂。  慧通禅师在峨眉山的弘化和建树,对峨眉山佛教的发展,佛教名山之形成,功德无量。宋•纯白禅师  纯白禅师系南岳下十三世黄檗惟胜真觉禅师法嗣,临济宗门人,梓州(今四川梓潼)人,俗姓支,其父谦,素来信佛。  师年幼时常听父亲教诲,独自沉思。一天,忽然有所省悟,便往峨眉山华严寺出家,受具足戒。两父子在成都讲经论。后师往南方云游,首谒澧州太平俊禅师。俊视为真法子,付以十三条说法大衣。师谦辞不肯受。后到黄檗山,礼真觉胜禅师。元丰(1078—1085年)末,随侍胜师至京都,不久因事株连,放归蜀,众人皆散去,他仍负巾

8、钵相从。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