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asme ix卷耐蚀堆焊焊接工艺评定中最小评定厚度的定义(b)

编asme ix卷耐蚀堆焊焊接工艺评定中最小评定厚度的定义(b)

ID:29052683

大小:403.54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2-16

编asme ix卷耐蚀堆焊焊接工艺评定中最小评定厚度的定义(b)_第1页
编asme ix卷耐蚀堆焊焊接工艺评定中最小评定厚度的定义(b)_第2页
编asme ix卷耐蚀堆焊焊接工艺评定中最小评定厚度的定义(b)_第3页
编asme ix卷耐蚀堆焊焊接工艺评定中最小评定厚度的定义(b)_第4页
编asme ix卷耐蚀堆焊焊接工艺评定中最小评定厚度的定义(b)_第5页
资源描述:

《编asme ix卷耐蚀堆焊焊接工艺评定中最小评定厚度的定义(b)》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ASMEIX卷耐蚀堆焊焊接工艺评定中最小评定厚度的定义靳茂明(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210003,南京)摘要:本文仅作为探讨对AMSE标准的不同理解。通过对AMSEIX卷中有关堆焊内容的分析,用科学翻译的方法,解决中英文语言体系之间的矛盾,对堆焊评定中最小评定厚度的概念进行合理翻译。提出中文版翻译中存在的一些疑问,通过测量误差分析和测量的可能性分析,给出堆焊层最小评定厚度的合理定义。关键词:焊接工艺评定;堆焊;概念体系;堆焊层厚度;熔深;测量;误差;Some《Wequalificationsforpressureequipments》JinMaoming(

2、JiangsuProvinceSpecialEquipmentSafetySupervisionInspectionInstitute,Nanjing210000,China)Abstract:Keywords:Pressurevessels;Qualification;Widthofligamentbetweentubeholes;Coupon;Weldment;Conceptsystem;Conceptcharacteristictypes.1.1ASMEIX卷中QW-462.5耐蚀堆焊化学成分分析示意图中的翻译问题(见表1)表1根据QW-462.5耐蚀堆焊化学成

3、分分析示意图和注(1)(2)(3)的说明,ASME标准中将熔合线至分析表面的距离定义为最小的“overlaythickness”,中文版里将“overlaythickness”翻译为“堆焊层厚度”虽然符合语义翻译,但是明显不符合概念翻译,在汉语概念中“堆焊层厚度”指的是堆焊后增加的厚度(即熔敷金属的厚度t)。在评定标准的体系中熔敷金属厚度不可能包括熔深,否则有关对熔敷金属厚度t的评定规定将无法实现。在汉语术语体系并没有对“overlaythickness”这个厚度进行术语定义,假如我们定义它为“有效堆焊厚度”,则在汉语概念中:“有效堆焊厚度”=“堆焊层厚度”+“熔深”

4、,对应英文概念:“overlaythickness”=“Finishedt”+“熔深”,“Finishedt”的含义见后文说明。或许在英文和汉语中对堆焊评定中所认定的“评定厚度”这个概念的确存在认识上的区别,也或许ASME本身就存在概念上了混乱,甚至是错误的定义,但我们在进行汉语翻译时绝不允许仅仅按语义形式进行简单的翻译,而应该按概念之间的关系和概念在概念体系中的位置,并尽可能的符合汉语的语言体系,否则就可能需要对更多地汉语概念甚至是术语进行重新定义,这不仅让语言描述变得极为困难,甚至造成语言体系的崩溃。例如:如果我们将“overlaythickness”翻译为“堆焊

5、层厚度”,那么我们就必须对我们普遍理解的堆焊层厚度重新定义一个新的语言符号,而新的语言符号很可能会产生新的语言冲突,则必须对冲突的语言符号继续重新定义,如此下去将使汉语的语言系统变得混乱而无法正确表达概念。错误必须在源点被阻断,因此无须考虑“overlaythickness”的语义翻译,必须在汉语语言体系中,将它翻译为能够区别于“堆焊层厚度”这一概念的另一个语言符号,本文中暂且翻译为“有效堆焊厚度”,记作t(v),同时令“堆焊层厚度”记作t(o),“熔深”记作t(f)。1.2ASMEIX卷中堆焊评定范围的要求表2是ASMEIX卷中堆焊评定中对评定厚度的规定(对所有的焊

6、接方法基本上相同)。表2英文版中文版翻译在英文原文里,我们发现重要变素中的“Finishedt”的表达形式中,“t”到底是指什么?在全部的涉及到堆焊的内容中没有提到它,但是对堆焊评定因素的要求和对接焊缝的评定因素的要求是在相同的条款中进行规定的,所以,毫无疑问地应该理解为这个“t”和对接焊缝评定中的t为相同概念,即熔敷金属厚度(在堆焊中应该被重新定义为“堆焊层厚度”)。同时发现所引用的QW-402.16中本应该对“Finishedt”这个“堆焊层厚度t(o)”进一步的说明条款里,却没有提及“Finishedt”这个概念,而是转换(偷换)成了另一个概念:熔合线至分析表面

7、的距离(即本文中定义的“有效堆焊厚度t(v)”)。也就是说在QW-462.5和QW-402.16中将堆焊最小评定厚度定义为“有效堆焊厚度t(v)”,但在实际评定时采用的却是最小的“堆焊层厚度t(o)”,即所谓的“Finishedt”。美国人又在这里开了个不厚道的玩笑,自己走对了道路,却把他人引入了概念的沼泽。在对QW-402.16的中文翻译中,译者将熔合线至工作表面的距离注释为“堆焊层厚度”是不合适的,而真正的最小“堆焊层厚度”应该是“Finishedt”或“堆完的t”。同样在ISO15614-7:2007(E)“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范和评定第7部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