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县基本公共.doc

献县基本公共.doc

ID:29160697

大小:252.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12-17

献县基本公共.doc_第1页
献县基本公共.doc_第2页
献县基本公共.doc_第3页
献县基本公共.doc_第4页
献县基本公共.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献县基本公共.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献县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2017年版)献县人民政府目录前言2一、献县气候特点及主要气象灾害2二、献县气象局工作职责3三、公共气象服务主要内容5(一)灾害防御与决策气象服务5(二)民生气象服务6(三)经济与生态环境气象服务8(四)气象行政服务9四、公共气象服务产品发布渠道10结束语10附录11前言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事业部门使用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并让用户了解和掌握一定气象科学知识,将气象服务信息和技术应用于自身的决策、管理和生产生活实践的过程。为使公众和社会了解献县公共气象

2、服务情况,使气象信息更好地服务于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与日常生活,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献县天气、气候、气象灾害特点,编写《献县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一、献县气候特点及主要气象灾害献县位于河北省的中南部,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温度适中,光照充足,雨热同季,降水集中,春旱、夏涝、秋爽、冬干。春季冷暖多变,干旱多风;夏季炎热潮湿,雨量集中;秋季风和日丽,凉爽少雨;冬季寒冷干燥,雨雪稀少。献县全年平均气温13.1℃。最热月份为7月,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7.2℃,最冷月份出现在1月,最冷月份平均气温-3.2℃,我县年极端最高气温为42.3℃

3、,年极端最低气温为-23.0℃。年内降水集中,年际降水变率大。降水量多集中在夏季,约占年降水量的73%左右,因而容易形成夏涝。冬春降水稀少,而蒸发量很大,因而冬干春旱严重。全县平均降水量为496.2毫米,最多年份为1084.3毫米(1964年),最少年份为238.2毫米(1965年)。献县日照时数在全省属中等水平,太阳辐射资源较丰富。月日照时数的年内分布,以5月份最多,在250小时以上,冬天日照最少,自12月到2月都在200小时以下。献县气象灾害具有种类多,范围广,频率高,持续时间长等特点,给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献县气象灾害主要有暴雨洪

4、涝、干旱、寒潮冻害、冰雹、大风、高温、台风、大雾、干热风等,这些气象灾害发生具有频发性、区域性、季节性,并且常常是多灾并发。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一些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强度越来越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福祉安康的威胁也日益加剧。二、献县气象局工作职责1.制定献县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并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气象事业发展规划、计划及气象业务建设的组织实施;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气象活动进行指导、监督和行业管理。2.组织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探测资料的汇总、分发;依法保护气象探测环境;管理本行政区域内气象标准化工作。3.在本行政区域内组织对重大灾害性天气跨部门的联合监测

5、、预报工作,及时提出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并对重大气象灾害作出评估,为本级人民政府组织防御气象灾害提供决策依据;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公共气象服务工作;管理本行政区域内公众气象预报、灾害性天气警报以及农业气象预报、城市环境气象预报等专业气象预报的发布。4.组织制订和实施本行政区域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组织本行政区域内气象灾害防御应急管理工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突发公共事件气象保障工作。5.制定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方案,并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下,管理、指导和组织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组织管理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会同有关部门指导对可能遭受袭击的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设施安装的雷电灾害防护装

6、置的检测工作。6.负责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同级有关部门提出利用、保护气候资源和推广应用气候资源区划等成果的建议;组织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项目进行气候可行性论证;组织开展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技术开发和决策咨询服务。7.组织开展气象法制宣传教育,负责监督有关气象法规的实施,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有关规定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罚,承担有关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8.承担沧州市气象局和献县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三、公共气象服务主要内容(一)灾害防御与决策气象服务1、气候预测信息年(季、月)气候预测、主要农事季节气候预测、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年(季、月)度气候影响评价公报。2、气象灾害风

7、险预警掌握气象灾害的损失、主要致灾因子、灾害防御薄弱环节等信息,开展气象灾害风险预警,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支撑。3、发展气象灾害防御队伍在城市社区、乡镇发展气象信息协理员,在村发展气象信息员,负责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接收、传递、灾情收集上报,参与社区、村镇的气象灾害防御工作;发展气象志愿者队伍,鼓励社会各界广泛参与气象灾害防御行动。4、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联合应急管理部门,指导气象灾害多发易发的乡镇、街道、行政村、大中型企业、学校等单位开展气象灾害应急准备工作,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组织体系、机制建设,指导灾前科学有效防御。5、气象灾害应急处置组织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