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怀若谷 海纳百川.doc

虚怀若谷 海纳百川.doc

ID:29203887

大小:2.43 M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2-17

虚怀若谷 海纳百川.doc_第1页
虚怀若谷 海纳百川.doc_第2页
虚怀若谷 海纳百川.doc_第3页
虚怀若谷 海纳百川.doc_第4页
虚怀若谷 海纳百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虚怀若谷 海纳百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虚怀若谷海纳百川——谦虚是人类对自身处境的根本认知“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以喻天地。”前一句说的是空间,后一句说的是时间。宇宙是天地万物的总称,时间和空间是宇宙万物最基本的存在形式。宇宙在时间上无始无终,以其漫长与永恒述说着生命的短暂;在空间上无边无际,以其浩瀚与宏大反衬着地球和人类的渺小。虽然已在城市生活了廿年有余,幼年时在绍兴农村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依然历历在目。每当晴朗的夏夜,在田间劳作一天的人们拖家带口,来到河边的晒谷场上,熏起驱赶蚊虫的草堆,铺上凉席,开始了一天中最为惬意的时光。夏天的夜空宛如水洗,繁星点点的银河看起来就像是乳白色的一条天河,河的一边是织女,另一边是牛

2、郎和他们的两个孩子。三十多年前看到的壮丽星空,在我们年幼的心灵留下了深深的震撼。不可否认,这种震撼至今仍在影响着我们这一代人观察世界的心态。一边是传统的宗法社会,教育我们不要忤逆天意,要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一边是当时仍留在墙上“人定胜天”、“只要人心齐,敢叫日月换新天”的标语。两者之间的差异,让我们开始思考如何定位“天”和“人”的关系。二十年前,在我们的大学教科书中,寂静的春天、伦敦烟雾事件、水俣病等环境热点被作为反面教材,教育我们切不可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可教归教,做归做,如今看来,我们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这条老路,直到江河之中难觅鱼虾,苍穹之下罕见蓝天。十年来,随着中国从

3、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加速转型,连漆黑的夜空都已经在很多地方成为奢侈品,以至于我们只能去遥远的西藏阿里设立我国的第一个暗夜保护区。城市的天空中再也看不到壮丽的银河和指路的北斗,在城市中长大的年轻人已经无法体会到面对满天星斗时那来自灵魂深处的思考和震撼。繁星仍在,只是我们已经迷失,迷失在现实的社会困境中。缺乏了天与人的交流,我们开始变得越来越自以为是。生存的竞争,生活的压力,让我们变得浮躁,无暇顾及远方。有的人在公共场所乱涂乱画,大声喧哗,完全不顾及他人感受;有的人在万米高空大打出手,全然不考虑航班上的每个人在飞上高空的瞬间已成为命运共同体;过马路、闯红灯、抢电梯、捞实惠,我们争先恐后,

4、唯恐慢了半步;面对弱者和不幸,我们没有及时伸出援手。我们对周围事物的容忍度越来越低,我们只看重眼前的物质财富,只看重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宇宙依然按其自身规律演化变迁,只是我们看待宇宙的视角已经改变。根据最新的宇宙演化理论,我们所能观测的普通物质仅占宇宙的4%,其它96%的物质和能量都是无法观测到的。其中23%是暗物质,73%是暗能量。在4%的可观测宇宙中,我们的太阳系位于室女座超星系团中的本星系群中的银河系中。宇宙中像银河系这样的星系有上千亿个,银河系中像太阳这样的恒星有上千亿颗。无论从亮度、大小还是物质密度,太阳都只是一颗非常普通的恒星。只因为它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恒星,所以才看上

5、去成为我们天空中最大最亮的天体。在相对宇宙已经很小很小的太阳系中,太阳的体积相当于130万个地球,质量约占太阳系总质量的99.8%。八大行星、五颗矮行星、以及难以计数的彗星和小行星,统统加起来也仅占太阳系总质量的0.2%。在八大行星中,地球的体积仅比水星、火星、金星稍大,仅为木星的1/1321。太阳系最远的行星——海王星距离太阳约为45亿千米,而太阳系的半径达20多万亿千米,我们所熟悉的行星际空间仅占全部太阳系空间的数万亿分之一。在海王星以远的太阳系空间中,还有两片庞大的、天体密集的新大陆——柯伊伯带和奥尔特云,那里还有许多与冥王星大小相近的天体。由于柯伊伯带部分天体的运行轨道异常,

6、科学家推测在寒冷、黑暗的遥远太阳系空间,甚至可能还隐藏着两颗未发现的地球大小的行星。近年来,系外行星的发现数量猛增,说明像太阳系这样的行星系统在宇宙中十分普遍。其中必然会有类似地球一样的行星,必然也可能孕育生命。这些地外生命,或许只是一团藻类,还远未发展到可以与人类交流的地步;或许已与人一样具有高等智慧,但由于相距遥远,若不借助巨型望远镜,人类和地外生命就像是分别在太平洋和大西洋中的两个鱼群,根本不可能有见面的机会;或许,更极端一点的情况,地外生命远比人类更为强大,他们正在远远地注视着我们这群或悠然自得或忙忙碌碌的“小蚂蚁”。人类似乎已经足够强大。我们在46年前就已登上月球。未来20

7、年左右,我们还将登上火星。人类的航天器已经飞出了太阳系日球层的边界。但是,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还不可能飞出太阳系,人类的命运将被牢牢地束缚在小小的太阳系里面。我们已经知道,地球并非是宇宙的中心。我们也应该知道,宇宙并不是为我们而造。我们以为太阳每天东升西落,而实际上却是地球每天自西向东运转。1990年,当旅行者2号抵达离地球64亿千米的太空,在天文学家卡尔.萨根的提议下,探测器调转,将照相机镜头对准地球。在照片中,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只是阳光照射下一个暗淡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