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业绩指标KPI

关键业绩指标KPI

ID:29317829

大小:21.6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18

关键业绩指标KPI_第1页
关键业绩指标KPI_第2页
关键业绩指标KPI_第3页
关键业绩指标KPI_第4页
关键业绩指标KPI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键业绩指标KPI》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关键业绩指标KPIKPI指标即关键业绩指标。关键业绩指标,是企业绩效考核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考核指标围绕关键成果领域进行选取,MBA、EMBA及CEO必读12篇等常见企业管理教育均对关键业绩指标(KPI)的应用及其特点有所介绍。目录1概述2说明3主要内容▪数量指标的统计▪指标的统计▪指标的统计4三大内容▪竞争对手挖走▪如何挂钩5如何选择▪上山型岗位▪平路型岗位▪下山型岗位6数字陷阱7操作流程1概述最常见的关键业绩指标有三种:一是效益类指标,如资产盈利效率、盈利水平等;二是营运类指标,如部门管理费用控制、市场份

2、额等;三是组织类指标,如满意度水平、服务效率等。2说明编辑企业的生产过程是劳动者运用劳动工具改变劳动对象的过程。在企业生产的三个基本要素(劳动力、劳动资料、劳动对象)中,劳动力是最重要的因素,正确的统计、分析、预测劳动生产力指标,对于企业有序地组织生产、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人力资源有着重要意义。3主要内容数量指标的统计A.按工作岗位分劳动力指标的统计。1.工人:基本生产工人的(直接从事产品制造的工人)、辅助生产工人(从事各种辅助性工作)2.学徒:指在熟练工指导下,在生产劳动中学习生产技术,享受徒工待遇的人员;3

3、.营销人员:指直接从事产品销售的有关人员;4.管理人员:指在企业组织机构及生产车间从事行政、生产、经济管理工作的人员;5.工程技术人员:指担负工程技术工作并具有工程技术能力并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6.服务人员:指服务员工生产或间接服务于生产的人员;7.其他人员:以上六类以外的人员。B.员工数量指标的统计。1.期末人数。是指报告期最后一天企业实有人数,属时点指标。如月、季、年末人数。2.平均人数。是指报告期内平均每天拥有的劳动力人数,属序时平均数指标。计算公式为:月平均人数=报告期内每天实有人数之和÷报告期月

4、日数或: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季平均人数=(季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3年平均人数=(年内各月平均人数之和)÷12或:=(年内各季平均人数之和)÷4备注:当企业人数变动个人的情况下,可采取以上的方法计算:反之,应采取加权平均数计算。C.员工人数变动指标的统计1.企业员工人数平衡关系:期初人数+本期增加人数=本期减少人数+期末人数2.员工变动指标:员工变动指标(%)=(报告期员工人数÷基期员工人数)×100%D.员工素质指标的统计1.员工文化素质统计:∑(实际培训时间×参加培训人数)平均文化程度指

5、标=参加培训累计人数(人次)之和E.劳动时间利用指标的统计劳动时间是指员工从事生产劳动持续的时间,是衡量劳动消耗量的尺度,在统计中通常以"工日"、"工时"等单位表示。为了准确计算劳动时间,用图剖析劳动时间的构成:企业劳动时间剖析图:1.出勤率。出勤率反映企业员工在规定的工作时间内实际出勤的程度。计算公式为: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制度工日(工时)×100%2.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反映企业员工出勤时间内从事与生产有关活动时间的比重。计算公式:出勤工日(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出

6、勤工日(工时)数×100%3.制度工日(工时)利用率。反映制度工作时间实际用于生产的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制度工日(工时)利用率(%)=制度内实际工日(工时)数÷制度工日(工时)数×100%4.加班加点比重指标和强度指标(1)加班加点比重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实际工作工时数×100%(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00%指标的统计劳动生产率是企业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的生产效率,是劳动消耗量与生产成果之间对比关系的经济指标,是衡量和评价企业经济效果的重要指标。劳动生产率有

7、二种基本表现形式:劳动生产率(正指标)=产品产量/劳动消耗量;劳动生产率(逆指标)=劳动消耗量/产品产量;劳动生产率是劳动消耗量和产品产量的对比。产量可用实物量(或标准实物产量)、劳动产量(定额工时产量)、价值量(总产量、增加值勤)等表示:劳动量可用人数时间表示。其计算公式为:1.工人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产品生产量÷报告期工业生产工人(包括学徒)平均人数2.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产品生产量÷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灵敏3.员劳动生产率(元/人)=报告期工业总产值(万元)÷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人)或:报告期工

8、业增加值÷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指标的统计劳动报酬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物质基础。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做从业人员的劳动报酬总额称为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包括:职工工资总额和本企业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两部分。其中主要是职工工资总额。A.工资总额。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企业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主要应由六个部分组成。1.计时工资。指按计时资标准和工作时间支付给个人的劳动报酬。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