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节--围手术期的临床营养诊疗常规

第十六节--围手术期的临床营养诊疗常规

ID:29400306

大小:19.86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19

第十六节--围手术期的临床营养诊疗常规_第1页
第十六节--围手术期的临床营养诊疗常规_第2页
第十六节--围手术期的临床营养诊疗常规_第3页
第十六节--围手术期的临床营养诊疗常规_第4页
第十六节--围手术期的临床营养诊疗常规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十六节--围手术期的临床营养诊疗常规》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九节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营养诊疗常规神经疾病的营养障碍问题很普遍,意识障碍、精神障碍、神经源性呕吐、神经源性球麻痹、神经源性呼吸衰竭、以及严重并发症的患者均可影响营养代谢功能。可能存在营养风险,也可能引起营养不良,从而加重原发疾病,增加并发症,影响结局。因此,针对神经疾病患者的营养治疗应注重改善营养代谢状态,维持能量-蛋白质平衡。(一)帕金森病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又称“震颤麻痹”,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虽然我国帕金森症的发病率和西方国家相比较低,在55岁以上的

2、人群患病率是1%,但是患者总数并不少。1.营养因素(1)维生素B6避免过多摄取含维生素B6的食物,因为维生素B6会影响左旋多巴等抗震颤麻痹药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此类食物主要有:豆类、薯类、荞麦、葵花子、香蕉、花生等。(2)蛋白质早、中餐适当限制膳食中蛋白质的量,晚餐时补齐。由于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某些氨基酸可与左旋多巴竞争血脑屏障,影响药物进入脑内发挥作用。(3)咖啡碱、茶碱可适量饮用咖啡、茶等饮料,因为其中所含的咖啡碱、茶碱能抑制睡眠,而帕金森症患者常常处于困倦状态,使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更易出现嗜睡状态。巧克力和可乐等

3、含咖啡因的饮料可适量食用(4)酒精由于震颤麻痹患者存在姿势反射障碍,大量饮酒会影响平衡功能,极易引起颤抖症状加重恶化。2.营养治疗原则帕金森病早期咀嚼和吞咽正常的患者营养治疗原则以保证适量能量供给为主,增加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入,补充充足水分;随着病程进展,应根据患者的吞咽情况调整膳食种类。咀嚼能力减弱的患者,可给予易消化、易咀嚼、细软、无刺激的软食;咀嚼和吞咽功能受限的患者,可选用半流质膳食,如面片、稀饭、豆腐脑、 蛋羹、鸡蛋汤等;晚期吞咽困难的患者为防止反流和呛咳,可予鼻饲流质,如匀浆膳、肠内营养制剂等。一天食物应具有多

4、样性,包含谷类、蔬菜瓜果类、奶类或豆类、肉类等,尽量改善食物的色香味以促进食欲。(1)适量能量考虑到患者多为老年人,基础代谢率降低,常伴有其他代谢性疾病,故应结合患者其他疾病特点给予适当的总能量。卧床患者一般需供给能量25~30kcal/kg,下床活动的患者一般需供给能量30~35kcal/kg,仍在从事体力劳动的轻症患者,需供给能量10041~12552KJ(2400~3000kcal)。由于患者的病情、身体耐受以及用药情况等方面各有不同。因此,膳食治疗需要个体化,并随情况的改变作相应的调整。患者同时患有其他疾病,还要

5、兼顾这些疾病的特殊膳食要求。合并糖尿病患者应根据实际体重计算所需能量,称重膳食。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必须限制饱和脂肪和胆固醇摄入,增加食物纤维摄入。(2)蛋白质由于蛋白质在体内分解后可产生芳香族氨基酸,而大量芳香族氨基酸影响会影响帕金森病治疗药物的有效成分左旋多巴在脑部发挥作用的效果。因此,帕金森病患者营养治疗应注意适量蛋白质,摄入量以每千克体重0.8g为宜,全日总量约40g~50g。患者症状一般在睡眠后减轻,因而全天蛋白质分配应遵循应白天少,晚餐适量增多的原则。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占80%以上,来源以牛奶及奶制品、豆类及豆制品

6、、鱼肉、禽肉为主。(3)糖类糖类一般不影响左旋多巴的药效,适量增加糖类的比例至60%~65%,增加谷类、粗粮的摄入量。(4)脂肪适量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饱和脂肪比例为1:1:1。尽量用植物油烹调食物。(5)维生及素矿物质适宜增加蔬菜、水果和蜂蜜。每天约吃蔬300g的蔬菜或瓜类,1~2只中等大小的水果。补充充足的维生素和多种矿物质、食物纤维。(6)水供给充足水,使粪便软化、易排,防止便秘的发生。同时也能促进药物代谢,减少药物副作用。(7)其他避免刺激性调味品和食物,戒烟酒。3.营养预防由于本病的病因不十分明确

7、,预防比较困难,因而要注意避免接触各种化学物质和有毒的气体;使用抗抑郁药品时要谨慎;平时膳食上要注意选择低脂、低胆固醇食物,以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生。此外,本病的发生与慢性酒精中毒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应避免饮酒。(二)阿尔海默氏病老年性痴呆是指智能缺损,严重程度足以妨碍工作或学习,或日常生活。严重者个人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以阿尔采末病为代表,痴呆缓慢进行性发展。脑部病理变化为弥散性脑萎缩,显微镜下可见老年斑和神经元纤维缠结。部分患者可与血管性痴呆并存。随着老年人群比例提高,此病防治已经提到重要位置。1.营养因素病因有人认

8、为此病与神经递质生物合成酶的活性降低有关,也有人认为是神经组织过氧化、自由基产生过多导致细胞病理性老化所致。营养因素被认为是痴呆发病的环境因素之一,伴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器官功能降低,腺体分泌减少,代谢、免疫功能下降,如果所需要的营养素(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补给不足或不当(脂肪过多),老化的进程就会加快。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