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形成因的分析报告

对地形成因的分析报告

ID:29414139

大小:1.95 M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19

对地形成因的分析报告_第1页
对地形成因的分析报告_第2页
对地形成因的分析报告_第3页
对地形成因的分析报告_第4页
对地形成因的分析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地形成因的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地形成因分析第一,根据“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一原理,在进行地形成因的分析时,要从内、外力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切不可遗漏。例如:横断山脉山高谷深的形成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挤压碰撞导致地壳抬升,另一方面受流水的侵蚀切割。第二,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不能被上述思维定式所迷惑。例如:在有关黄土高原区域的几个问题中,若问黄土高原的成因,则要从地壳抬升与黄土的风力沉积两方面来回答;若问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则只要回答风力沉积所致即可;若问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成因,则

2、要从流水侵蚀角度来回答。第三,从地理学科综合性特征出发来思考问题。例如:三角洲的形成与发展,与河流流速、流量、含沙量、海水运动等有关,而流速、流量等河流水文特征则由气候、地形、植被等自然要素决定。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地形成因分析: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太平洋板块同亚欧板块相撞产生西北-东南向的挤压力,形成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如长白山、台湾山脉等东部山脉);印度洋板块同亚欧板块相撞产生南北向的挤压力,形成东西向的山脉如西部的阿尔泰、天山、昆仑山、喜马拉雅山脉等);同时板块相撞挤压力的不平衡性

3、和复杂性产生了其它各种走向的山脉;在各褶皱隆起的山脉之间则相对沉降或断裂下陷形成盆地、平原和谷地,较大面积相对上升则形成高原。而在不同地形产生的同时,地壳的受力不均也会相应带来地质灾害。演练一:中国典型地貌地形的成因1.华北平原的成因:①内力:地壳下沉;②外力:海河、黄河、淮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2.西北山麓、太行山山麓冲积扇的成因:外力:河流携带泥沙流出山地,在山前由于流速减慢,大量沙石堆积而成;3.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形成原因:①内力:地壳断裂下陷;②外力:汾河、渭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4.台湾山

4、脉的成因:内力: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而成5.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的形成原因:内力:地壳断裂下陷而成6.伊犁河谷的形成原因:①内力:地壳断裂下陷形成;②伊犁河携带泥沙堆积而成7.雅鲁藏布江谷地的形成原因:①内力:地处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结合处,由两大板块碰撞而成断裂带;②外力:雅鲁藏布江侵蚀而成8.长江三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横断山区峡谷的形成原因:9.横断山脉山高谷深的成因:①内力: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②外力:该地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流水侵蚀和河流切割作用强

5、全运会带来的人流拉动山东旅游收入增长5%以上,泰山迎来国庆后的又一个旅游高峰。(4)说明泰山形成的内外力作用。(7分)参考答案:地壳运动使岩层产生断裂(构造),相对上升的岩块形成山地后,受到外力风化、侵蚀作用,形成今日泰山。演练2:刚果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的原因:内力作用:河口段地壳下沉。外力作用:入海口地形高差大,河流落差大,流速大,泥沙不易沉积。河水多流于盆地中,流速较小,泥沙多在盆底地沉积;流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入海泥沙量较少,所以没有形成三角洲。在河口地区形成

6、三角洲的条件:①河流挟带大量的泥沙。(物质条件)②泥沙沉积。(河流动力减弱,流速变缓。如:河口地势低平、海潮的顶托等。)③内力作用(地壳的升降)亚马孙河河口没有形成三角洲:亚马孙河口处地壳下沉;亚马孙河流域植被好,河流含沙量小。思考:钱塘江口无三角洲的原因:这是因为钱塘江水里的泥沙含量稀少,而且河口是非常宽阔的喇叭口形的江口,涌潮的巨大冲刷力,使泥沙不能沉积下来,即使有些泥沙侥幸留下来。堆积在钱塘江口,也难以加高,只能在水面下形成一道水下沙坎,形不成露出水面的三角洲。•1.(2012·安徽文综,

7、35)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云南苍山洱海地区山清水秀,林茂粮丰,大理古城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青山绿水之间,人与自然和谐统一。•(1)图中A地、B地的地貌分别为断块山、洪积—冲积平原。•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分别说明它们形成的主要过程。•内力作用形成断层,断裂面两侧岩体以垂直方向运动为主;A侧岩体相对上升,形成断块山;B侧岩体相对下降,形成谷地,同时流水等外力不断将风化、侵蚀产物搬运到谷地边缘堆积,形成洪积—冲积平原。•【2010年高考全国文综Ⅰ卷第36题】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

8、卵石堆积的原因。•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读“新疆局部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a)是乙地典型的地貌景观,其岩石有明显的层状结构。说明该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6分)•地壳下沉;•接受沉积,形成沉积岩;•长期在风力作用和风力侵蚀下形成;简述滇池的形成原因。(4分)由于构造下沉(断裂下陷形成地堑断层)(2分),降水、河流汇入形成湖泊(2分)7.图中等高线的等高距为1000米。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