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5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5

ID:29499458

大小:60.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0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5_第1页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5_第2页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5_第3页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5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 新人教版选修5》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二地理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说课稿时间:2008年3月27日星期四(第六周)    说课地点:签到处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的课题是本星期要上选修5第一章《自然灾害与防治》,本章准备用4课时的时间讲完。首先我对本章教材内容进行以下分析:一、分析教材1、教材地位和作用本章是高二地理选修5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中的内容,这章的内容是对认识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与分布规律,探讨缓解自认灾害的有效措施使全人类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本章共分为三节内容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第二节《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认灾害的影响》。本章是第二

2、章《中国的自然灾害》知识的基础,同时对今后学习自然灾害等知识有重要影响。所以学好本章,能为今后进一步学习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打好基础。2、本章的难点、重点知识①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②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形成机制。③理解主要自然灾害种类的含义;④能够阐述主要自然灾害的分布规律。⑤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性、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灾情。二、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自然灾害带来的多方面影响;2、了解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和成灾的地理背景;3、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变化的影响。三、分析教学方法1、多媒体教学法2、图导图解法这节课涉及的图表资料较多,许多地理知识都通过图表资料来表达。图

3、导图解教学法既可以引导学生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掌握新知识,也可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四、分析学生高二学生好奇心强,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强,这些特征非常有利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五、分析学法1、           导学法                   2、探究式学习法六、分析教学过程本章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1.重点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可由学生举例(举厦门的实例),通过分析,归纳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思考中提供的相关的案例。2.关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踢、灾情等概念,不需要特

4、别说明或深入理解,只需留下前线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可逐步加深和巩固。3.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学生比较熟悉和容易接受。4.可由学生自己罗列可能受灾的财产项,注意提示各灾种、各受灾体、受灾方式的对应关系。提示学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除了传统的农作物和为农业生产受到灾害影响外,城市、工业生产、商贸运输等也成为重要的受灾体。5.通过读图、回答问题,帮助学生理解灾情大小是由致灾因子和受灾踢共同决定的。6.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指出目前人类虽然难以改变致灾因子,但是改变受灾踢特性是有可能减少灾害损失的。第二节  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分布1.难点和重点

5、在于理解热带气旋的成因,通过图解帮助学生了解热带气旋不同部位的天气情况。2.应注意引导学生关注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及以各种台风、寒潮预警,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3.可以通过看灾害影片《后天》、《龙卷风》、《天地大冲撞》、《完美的风暴》、《天崩地裂》等影片,借助影片的强烈视听效果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对多种灾害又深刻的印象和直观感受。4.为拓展学生的知识,可以讲解我国寒潮标准,或寒潮与冷冻灾害的关系。5.重点介绍地震的成因,要求了解地震的基本概念。6.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地震造成的危害,进一步归纳地震灾害的影响。7.用表格的形式对比滑坡、泥石流与崩塌的区别,

6、加深对滑坡的认识。8.重点掌握洪涝灾害的成因,可拓展讲解各种不同成因的洪涝灾害。再结合图1.20由学生罗列洪涝灾害的危害,结合第14页的思考题理解洪涝灾害的多发区。9.可结合在灾害带上的典型灾害案例,讲解世界主要灾害带,分析各大洲主要自然灾害特点。第三节  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本节首先介绍人类活动通过对孕灾环境、受灾体易损性的改变,对灾情起到“放大”或“缩小”的作用,并且人类活动加剧,自然灾害成灾特点和灾情大小的变化。2.可提问“为什么说人类即使活跃的致灾因子,有时易损的受灾体”,加深学生关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影响的认识。3.可通过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可通过手段

7、改变那些受灾体的易损性,从而影响到灾情的大小。4.用案例说明,工程措施对于说载体易损性的改变作用明显,是重要的防灾减灾措施之一。5.在讲解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思考并通过实例分析,理解人类活动会“放大”或“缩小”。(三)、课堂小结新课教学活动完成后进行教学小结,导入本章各节的知识网络进行小结,并通过这个知识网络让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关联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四)、作业布置厦门常有些自然灾害发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分析:厦门发生这些自然灾害的重要原因?七、分析教学效果评价本章以对自然灾害的“定位和定量”分析为主线、以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为模式,通过导学法来引导学生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