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

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

ID:29533941

大小:4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0

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_第1页
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_第2页
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_第3页
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_第4页
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我们的生活与区域有关,我们经常听说省、自治区、直辖市、流域、经济区、自然保护区等名词和反映区域的用语。(提问)什么是区域?区域是如何划分的?如何描述一个区域的地理特征?一区域和区域差异:1、概念: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和可量度的实体;区域内自然、社会等要素间相互联系,使区域保持一定的相似特征2、特点(1)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级别、界线(2)有明确的区位(3)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区域的级别有高有低,划分的指标也不尽相同3、划分指标单一指标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的某一方面。综合指标多种要素,思考:经济区域、社会区域、文化区域的划分是

2、依据什么进行的?经济条件产业结构、主要产业部门、经济发展水平、发展潜力与发展方向等社会条件政治、文化、交通、人口、民族与宗教等自然区域的划分是依据自然特征的差异来进行的?自然条件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4、区域差异:两个或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5、区域研究的重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联系。6、区域研究的意义:为选择区域的发展方向、调整区域的产业结构提供依据。(第一课时)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一)区域差异比较区域之间并没有绝对的分界线,往往表现出相互渗透的过渡性特征。区域之间的

3、差异显著,但区域内部则表现出相对一致和相似的地理特征。1、差异产生的原因: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2、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名称地形,气候、分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非季风区青藏高寒区内部相对一致性。3、三大自然区的界线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与年降水量400毫米等值线比较接近。青藏高寒区东部选取了3000米等高线作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青藏高寒地区与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4、三大自然区的差异比较:地形、气候、植被、土壤、水文、矿产资源等东部季风区,从低纬到高纬,都以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为主。濒

4、临海洋,降水丰富,植被茂盛,河湖众多,种植业发达。地处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丘陵和盆地为主。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位于我国的中高纬,深居内陆,空气干燥,以温带草原气候和温带荒漠气候为主,降水量较少。该地区主要发展的是畜牧业和灌溉农业,水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青藏高寒区,位于中低纬度的我国西部地区。海拔高,日温差大,太阳辐射强,有众多的高山和冰川,是亚洲众多河流的发源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显著,以畜牧业和河谷农业为主。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位置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臧以东。深居内陆,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大部分中国西南部地

5、形和地势海拔多在1000米以下,平原、丘陵、盆地、山地相间分布在二、三级阶梯上海拔多在2000米左右,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上。海拔多在4000米以上,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我国第一级阶梯上气候季风气候显著,风向、降水、气温明显随季节变化。雨热同期,温暖湿润深居内陆,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降水量少,日温差和年温差都较大。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气温低、风力大,河谷地区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水文特征河流湖泊众多,河流多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河水和地下水的补给雨水为主多数为内流河,湖泊以咸水为主,山地冰雪融水是主要的水源补给形式。内流区与外流区兼备,高

6、山湖泊众多,山岳冰川成为众多大江大河的源头植被和土壤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有大量的农作物和人工林植被,森林植被发育土壤从东到西依次出现森林、草原、荒漠和戈壁。土壤层稀薄,有机质含量低。高寒荒漠广布,水分条件稍好地区有高山草甸、灌丛和山谷森林。冻土广区域特征形成主导因素随纬度位置变化的气温是该区内部自然区域变化的主导因素。距离海洋远近而变化的干湿状况,是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随海拔高度而变化的垂直地带性是决定该地区内部自然地域变化的主导因素。(第二课时)三、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1、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东部季风区,由于地势相对低平,气候温

7、暖湿润,所以深受人类活动的影响。这里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业区。该区聚落稠密,道路纵横,是我国人口集中且经济发达的地区。西北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畜牧业历史悠久,养育了许多游牧民族。靠近季风区或有河流、地下水的地区也有少量的灌溉农业分布。面临的问题是水源紧张,土地沙漠化和盐碱化日趋严重。在青藏高寒区,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微弱,土地利用主要是畜牧业,少数地区可以开展林业和种植业。主要的不利条件是气温低、空气稀薄、风力大、水分不足、地形崎岖。2、交通东部:平原地区交通发达、路网稠密西部:山地、高原地形崎岖,交通落后、阻碍发展3、教育和文化东部:信息发达、经济发达、文化水平

8、高。西部:信息闭塞、经济落后、文化水平低。4、历史背景和开放顺序历史上:文化、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