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离骚阅读练习 人教版

高中语文离骚阅读练习 人教版

ID:29556657

大小:59.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1

高中语文离骚阅读练习 人教版_第1页
高中语文离骚阅读练习 人教版_第2页
高中语文离骚阅读练习 人教版_第3页
高中语文离骚阅读练习 人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离骚阅读练习 人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高中语文离骚阅读练习一、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1~2题。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马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照应题目,点明地点和时令,写出了诗人信马徐行、观赏山野景色的悠然兴致。B.第二联上下句构成对比,生动地表现出山中有时喧响有时静穆的景象。C.第三联以“胭脂”和、“白雪”为喻,形象地描绘出山村绚丽多彩的秋景。D.最后两句设为问答,抒发了诗人由外景物所触发的浓浓的思乡之情。【解析】本题

2、考查诗歌词句的理解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本联采用以动衬静的艺术手法,所以“有时喧响”说法不当。【答案】B2.对这首诗的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A.全诗抒发的是诗人观赏山村美丽景色时悠然自得的心情.B.诗的主旨是表达诗人对美丽幽静山村的由衷赞美与向往.C.全诗情景交融,诗人思乡的惆怅心情已经渗透在前面的景物描写之中.D.诗中通过情绪的徒然转折,表现了诗人兴藏于内心、随时会被触发怀乡之表。【解析】本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全诗表达的是思乡之情,“悠然自得”说当不当。所以A错。B.“由衷赞美与向往”说

3、法不当。C.景物起反衬作用。【答案】D二、阅读下文,完成1~3题。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为楚怀王左徒。博文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原属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也。”王怒而疏屈平。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犹离忧也。夫天者,人之

4、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地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节选自《史记·屈原

5、列传》)1.下面加点的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争宠而心害其能.害:害怕B.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聪:聪明C.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穷:贫穷D.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指:通旨,主旨、意图【答案】D2.分别指出下列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方法。(1)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2)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3)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4)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答案】(1)反问(2)排比(3)比喻(4)夸张3.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①平伐其功。②皭然泥而不滓者也。A.

6、①屈平就抹杀了别人的功劳。②就像是白色的泥土,它是不会变成渣滓的。B.①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②仍保持高洁的品德.虽经污泥而未被污染。C.①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劳。②就像是白色的泥土,它是不会变成渣滓的。D.①屈平就抹杀了别人的功劳。②仍保持高洁的品德,虽经污泥而未被污染。【解析】根据①句的语言环境,“每一令出,……以为‘非我莫能为’”可知,屈原在炫耀自己的功绩。②句“而”为转折词,陷于泥淖中但是不被染污。【答案】B三、阅读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1)~(2)题.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①(其二)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

7、,尚思为国戍轮台②.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注】①诗人写此诗时68岁.两年前以“嘲弄岁月”的罪名被弹劾罢官、归隐山阴(今绍兴)故居。②轮台,汉代西域地名。(1)这首诗刻画了诗人自己的形象,诗人什么样的形象?(2)这首诗是怎样刻画这个形象的?【答案】(1)诗人年老卧病在床,但仍壮心不已,还想着为国戍守北方边陲。夜晚躺在床上听风雨而入梦。好像在北方严寒之地。抗金义士勇猛征战,收复失地,诗人是一个年近古稀、僵卧在床,但仍满怀雄心,收复北方失地的英雄形象。(2)诗人直接描写僵卧在床听风雨形象,主要是用形象的语

8、言描写心理活动,表现其雄心壮志。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1)~(2)题。题红叶唐·韩氏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行宫唐·元稹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1)韩氏诗运用了手法写宫女心事,显得,与韩愈诗中“还有小园桃李在,留花不发待郎归”写法相近;元稹诗则采用了手法写宫女命运。和陆游诗中“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写法相似。(2)两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