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6琵琶行(并序)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6琵琶行(并序)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

ID:29584501

大小:66.56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2-21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6琵琶行(并序)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_第1页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6琵琶行(并序)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_第2页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6琵琶行(并序)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_第3页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6琵琶行(并序)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_第4页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6琵琶行(并序)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新坐标2016_2017学年高中语文第三单元感受艺术魅力6琵琶行(并序)学业分层测评鲁人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琵琶行(并序)[基础巩固层]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命曰《琵琶行》  命:取名B.凡六百一十六言言:字C.如听仙乐耳暂明暂:暂时D.却坐促弦弦转急却:退回【解析】 C项,暂:忽然,一下子。【答案】 C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最接近的一项是(  )【导学号:21680065】A.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B.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C.沉吟放拨插弦中,整顿衣裳起敛容。D.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解析】 A项,颜色:古义是容颜;今义是色彩。B项,老大:古义是年龄大;今义是排行第一的人。C项,衣裳:古义“衣”指上

2、衣,“裳”指下衣;今义是指衣服的总称。D项,良久:古今都是很久的意思。【答案】 D3.从下面选出一个从侧面描写弹奏琵琶精彩的句子是(  )【导学号:21680066】A.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C.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D.感我此言良久立,却坐促弦弦转急【解析】 B项,这句话的意思是“东面和西面的画舫和游船都静悄悄的,只看见江中心映着的秋月泛着白光”。这句话通过侧面的烘托,让读者感受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答案】 B4.“左迁”“出官”“迁谪”等词涉及古代官职的变化,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导学号:2168006

3、7】A.这三个词语表示白居易被贬官降职。B.“左迁”是贬官降职的意思,与之相反的是“右迁”“拜”“除”等。C.“出官”是外出做官,不涉及官职升降。D.“迁谪”是贬官的意思。“迁”是指官职的变化,“谪”是被罚流放或贬职的意思。【解析】 “出官”指被贬官。【答案】 C5.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A.是夕始觉有迁谪意B.江州司马青衫湿C.使快弹数曲D.妆成每被秋娘妒【解析】 C项为省略句,“使”后省略宾语“之”;其他三句均为被动句。【答案】 C6.完成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并序)》一诗中的环境描写耐人寻味,开头“_________

4、_____”用月光烘托了当时的惨淡气氛;听琵琶女演奏完毕又以“______________”表现了听者陶醉其间如梦初醒的意态。(2)诗人对琵琶女的演奏,用了一连串的比喻来形容。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旋律舒缓流畅,忽强忽弱;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旋律由流畅婉转逐渐转为低沉凝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形容曲调的高亢雄壮。(3)______________,此时无声胜有声。(

5、4)同是天涯沦落人,______________!(5)其间旦暮闻何物?______________。【答案】(1)别时茫茫江浸月 唯见江心秋月白(2)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 大珠小珠落玉盘 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 银瓶乍破水浆迸 铁骑突出刀枪鸣(3)别有幽愁暗恨生 (4)相逢何必曾相识 (5)杜鹃啼血猿哀鸣[阅读提升层](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7~8题。夜闻歌者,时自京城谪浔阳宿于鄂州白居易夜泊鹦鹉洲,秋江月澄澈。邻船有歌者,发调堪愁绝。歌罢继以泣,泣声通复咽。寻声见其人,有妇颜如雪。独倚帆樯立,娉婷十七八。夜泪似真珠,双双堕明月

6、。借问谁家妇,歌泣何凄切?一问一沾襟,低眉终不说。7.诗中塑造了主人公怎样的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由“颜如雪”“娉婷十七八”可知主人公年轻美丽,由“发调堪愁绝”“泣”

7、“咽”等可知其孤独凄婉。【答案】 本诗描写了一位年轻美丽、孤独凄婉的歌女形象,寄托着诗人无限的同情。8.试比较这首诗与《琵琶行(并序)》在思想内容方面的异同。【导学号:2168006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