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8 江乙对荆宣王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8 江乙对荆宣王

ID:29623864

大小:149.06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1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8 江乙对荆宣王_第1页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8 江乙对荆宣王_第2页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8 江乙对荆宣王_第3页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8 江乙对荆宣王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 课外文言文考试必读120篇 8 江乙对荆宣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8江乙对荆宣王一、美文精读【文学常识】《战国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学名著。西汉末年,刘向按照国别体编订了《战国策》。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bǎihé)的斗争。该书文辞优美,语言生动,常用寓言阐述道理,著名的寓言有“画蛇添足”“亡羊补牢”“狡兔三窟”“狐假虎威”“南辕北辙”等。【文章主旨】江乙的故事主要的意义不在于表现狐狸的聪明,而在于揭露它的狡猾。指出:有的坏人为了欺负好人和干坏事,总要找到一种势力作为靠山,打着一块招牌,掩护自己,吓唬别人。善良的人们,要学会识破这种骗术。【文言原文】荆宣

2、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犹百兽之畏虎也!”(选自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一》)【对照注译】原文注释译文【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荆宣王】就是楚宣王,因

3、楚又称荆。宣王名良夫。【北方】当时指中原各诸侯之国。【昭奚恤】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果诚何如】真正怎么样呢?“果”和“诚”是同义词,都是真正的意思。楚宣王问群臣,说:“我听说北方诸侯都害怕楚令尹昭奚恤,果真是这样吗?”群臣【莫】对。【莫】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谁”或“没有人”。群臣无人回答。江乙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求】寻找。江乙回答说:“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了一只狐狸,狐曰:‘子【无敢】食我也。【无敢】不敢。狐狸对老虎说:“您不敢吃我,天帝使我【长百兽】;【长(zhǎng)百兽】

4、做百兽的首领。长:首领,这里用如动词。上天派我做群兽的领袖,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逆】违抗。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子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不信】指说谎。信:言语真实。【行】相当于现在汉语的“走”。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在前面走,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走】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跑”。这里指逃跑。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以为然】认为对。以为:认为,觉得。然:对,不错。老虎信以为真,就和狐狸同行,兽见之皆走。群兽见了它们

5、,都纷纷逃奔。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今王之地五千里,【带甲】百万,【带甲】披盔甲,指披甲的战士。现在大王的国土方圆五千里,大军百万,而【专】【属】【之】于昭奚恤,【专】专一,单独。【属(zhǔ))委托。【之】指百万军队。却由昭奚恤独揽大权。故北方之畏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其实】这件事的实情。【甲兵】这里指军队。所以,北方诸侯害怕昭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犹】百兽之畏虎也!”【犹】好像。这就象群兽害怕老虎一样啊。”【作品赏析】狐假虎威的成语就来自

6、本章。古人在游说时创造了许多典故和成语,充实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语言。今天的人们,已经几乎没有创造新成语的能力和可能了。由此也可以看到古人的说话水平的确比现在的我们高出很多倍。【读后必练】(共25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①子无敢食我也()②天帝使我长百兽()③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④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⑤群臣莫对()⑥是逆天帝命也()⑦虎以为然()⑧故遂与之行()⑨以为畏狐也()⑩其实畏王之甲兵也()2.翻译。(10分)①子以我为不信。②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③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④故北方之畏奚

7、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⑤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3.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是:(2分)4.这个故事启示我们:(3分)【参考答案】1.①吃。②做……领袖。③逃跑。④明白。⑤没有谁,没有人。⑥违抗。⑦对。⑧所以。⑨认为。⑩害怕。2.①您如果不相信我的话。②老虎不明白群兽是害怕自己才逃奔的,却以为是害怕狐狸。③如果您吃掉我,这就违背了上天的命令。④北方诸侯害怕昭恤,其实是害怕大王的军队!⑤您跟在我的后面,看看群兽见了我,有哪一个敢不逃跑的呢?3.狐假虎威。4.这个故事主要的意义不在于表现狐狸的聪明,而在于揭露它的狡

8、猾,指出:有的坏人为了欺负好人和干坏事,总要找到一种势力作为靠山,打着一块招牌,掩护自己,吓唬别人。善良的人们,要学会识破这种骗术。二、趣文泛读虾三德艾子一夕梦一丈夫,衣冠甚伟,谓艾子日:“海龙王也,凡龙之产各与江海为婚烟,然龙性甚暴,又以其类同,少相下者。吾有少女,甚爱之,其性尤戾,若吾女更与龙为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