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历史 课时训练18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

2014高考历史 课时训练18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

ID:29700196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2

2014高考历史 课时训练18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_第1页
2014高考历史 课时训练18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_第2页
2014高考历史 课时训练18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_第3页
2014高考历史 课时训练18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_第4页
2014高考历史 课时训练18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高考历史 课时训练18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人民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课时训练18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今年六十五岁的奶奶经常对小孙子唠叨起自己儿时的生活境况,奶奶的唠叨中不可能有(  )A.“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B.“人人一身蓝,购布认票不认人”C.“服装广告艺术表演班招生”D.“宁可不吃肉也不去排队”解析 奶奶小时候正处于新中国历史上最困难的时期,A、B、D三项都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用品的匮乏;C项是随着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物质生活丰富多彩的体现。答案 C2.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

2、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下列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有关的是(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A3.历史变迁往往可以通过一些社会生活细节来反映。下列选项中能反映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是(  )A.粮票―→股票B.大人―→先生C.法币―→人民币D.臣民一公民解析 建国初期,我国物资比较匮乏,实行凭票供应的计划经济,1992年以后我国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建立股份制企业。答案 A4.学习历史可以用想象的方法来“重建”历史场景。假如你生活在1913年的中国,可能会看到

3、以下哪一情形(  )A.唐胥铁路开通B.街上路人互行脱帽鞠躬礼C.《申报》上刊登北伐的消息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的演说解析 “1913年”是关键信息,正是中华民国成立后的第二年,颁布了一系列移风易俗的法令,而其它A、C、D选项事件分别发生于1881年、1926年、1918年。答案 B5.近代以来,晚清政府与民国政府多次下令废除缠足,但是屡禁不止,这种现象从根本上说明了(  )A.列强侵略破坏了中国社会的进步B.小农经济保护着封建社会的陋习C.资产阶级革命没有深入到广大农村D.民众的思想文化观念仍然很落后解析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长期顽固存在是导致中国经济文化到封建社会末期和近代落

4、后于世界的经济根源,也是中国尤其是在农村一些封建陋习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答案 B6.下列属于西餐传入对中国传统饮食产生的影响是(  )①对中国四大菜系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②西餐中常用的原料进入餐桌 ③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④中国传统的饮食习惯发生改变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解析 四大菜系形成有百余年的历史,而且现在也盛行于世,没有因为西餐的传入而发生变化;中国传统饮食至今还保持其特色,世界各地的中餐馆生意兴隆,因此它也没有因为西餐的传入而改变。答案 C7.小火车在唐胥铁路上开行的消息很快传到京城,顽固派立即大闹起来,说是“机车直驶,震动东陵,且喷出黑烟,有伤禾稼”。于是“

5、奉旨查办”,简易蒸汽机车“旋被勒令禁驶”。这一历史史实出现于(  )A.两次鸦片战争期间B.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时期C.中日甲午战争后D.民国初年解析 唐胥铁路于1881年建成通车。唐胥铁路的修建与洋务运动期间开平煤矿煤的运输有关。答案 B8.1915年离开中国的俄国人赛可夫回国后,把在中国生活的十五年间的所见所闻写了篇“备忘录”,他的回顾性材料中不可能包括(  )A.听见别人喊他的一位华人朋友为“先生”B.在北京观看电影《定军山》的首映演出C.在上海大剧院门口看到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的海报D.在报纸上看到一则关于京张铁路通车的新闻解析 “十五年间”指1900~1915年,A项始于民国初

6、年;B项中电影《定军山》的首映演出是1905年;C项中中国第一部有声影片是1931年摄制完成的《歌女红牡丹》;D项京张铁路通车的时间是1909年。答案 C9.1882年,上海街市出现了中国最早的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言纷传,谓将遭电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后以试办无害,其禁乃开。”对此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清朝政府禁止人们使用电灯照明B.电灯的应用说明洋务运动取得了成功C.近代城市生活受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D.上海市民一直反对市政应用近代科技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切入点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解答本题注意三点:一是时间1882年,二是电灯,三是

7、“其禁乃开”。从这三点就可以看出这是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事情。答案 C10.《申报》的部分记事,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年份记事1918年安装美国进口的新式印报机,每小时可印报三万余份1932年连续发表题为“剿‘匪’和造‘匪’”的社论,公开反对国民党的“围剿”1937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后因拒绝日寇新闻检查,宣布停刊1938年香港版出刊①近代科技的进步,为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 ②《申报》支持中国共产党的武装斗争 ③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直接摧残中国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