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感应耦合放电

电容感应耦合放电

ID:29726754

大小:269.21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2-22

电容感应耦合放电_第1页
电容感应耦合放电_第2页
电容感应耦合放电_第3页
电容感应耦合放电_第4页
电容感应耦合放电_第5页
资源描述:

《电容感应耦合放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2电容耦合射频放电为了维持直流辉光放电,电极必须是可导电的。如果其中一端或两端电极都不可导电,如当辉光放电用于绝缘材料的光谱化学分析或介质薄膜的沉积,此时电极表面附着绝缘材料,电极因正负电荷的积累而充电,辉光放电熄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在电极间加交流电压,这样,每个电极都可以充当阳极和阴极,在电压正半周期时积累的部分电荷将会在电压负半周期时被抵消。通常,电压频率为射频范围(1kHz-kHz,常见频率为13.56MHz)。严格的说,在其他电压频率时,也会产生电容耦合放电,所以称其为交流放电更合适。另外,频率应该很高,这样半个周期才会比绝缘体充满电的时间短。否则,电极将会相继呈相反极性,引

2、起短暂放电,而不是持续放电。由计算可得,当所加电压频率大于100kHz时,放电能持续。实际上,很多射频辉光放电过程产生于13.56MHz。因为该频率是国际通信局规定的,其在传播一定能量的时候不会对通信产生干扰。此时需要强调,所谓电容耦合,指的是将输入功率耦合为放电一种方式,也就是说,利用两个电极及其鞘层形成一个电容。后面会讲到,射频功率也可以利用其它方法耦合放电。在典型射频频率下,电子和离子的行为完全不同,这可通过它们不同的质量解释。电子质量小,可以跟得上射频电压产生的时变电场的变化。实际上,电子的固有频率,或所谓的电子等离子体频率为:(Hz)(1)用表示。当电子密度从变化到时,等离子体频率由

3、9×变化至3×Hz,比13.56MHz大很多。如果电压频率小于离子等离子体频率,离子可以跟得上鞘层内的电场的变化。由于离子等离子体频率与质量呈反比,电子可以跟的上典型射频时电场的变化,而离子只能跟得上随时间均匀变化的电场。电容耦合射频放电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自给偏压现象,也是由电子和离子质量的不同引起的。当两电极大小不同时,或当射频电源与电极之间形成耦合电容时,或电极是绝缘的(因为可以把它当作电容),自给偏压也称直流偏压便会形成。当在由电极形成的电容上施加一方波(见图3)时,等离子体电压值将达到所加电压的值。当所加电压刚开始为正时,如图3,电子将加速向电极运动。因此,电容将通过电子电流迅速充

4、电,等离子体电压下降。半个周期后,所加电压极性改变时,等离子体电压改变相同的数值(即施加电压幅值的2倍)。电容此时通过离子电流已充电完成,等离子体电压将下降,但比先前下降的少,因为离子的迁移率较低,导致离子流通量较小。又经过半个周期时,电压极性改变,同样等离子体电压极性也改变。此时,等离子体电压下降更快,因为电容因电子流又充满了电。此过程周而复始,直到电容最终充满足够的阴极电荷,此时电子和离子在一个射频周期内流量相同。最终在射频功率电极间形成一个随时间均匀变化的负直流偏压(图3中的虚线表示)。需要说明的是,该现象也会发生在地极中,但影响很小。图4为一典型的正弦电压,其频率为13.56MHz,以

5、及其所对应的直流偏压。图3在矩形脉冲下,电容耦合射频放电时,自给偏压的产生过程:(a)电极两端施加的电压(b)关于时间函数的放电电压及自给偏压(虚线)图4实线为电极两端的正弦电压,虚线为射频电源电极间的直流偏压。由于负的直流偏压作用,离子持续加速向射频功率电极运动,他们会引起射频电极材料的溅射。实际上,电容耦合射频放电类似直流辉光放电,如各个放电区的区分,产生条件,放电发生过程等都很类似,尤其电容耦合射频放电模式,此时鞘层中二次电子的发射和加速电子引起的离子化对放电的维持起重要作用。在分析性电容耦合射频放电中,常见放电模式,该情况下,气压很高(几百pa),电压很高(幅值大约为1kV),射频功率

6、电极比接地极小很多,进而导致自给偏压很大(通常大约只比射频电压幅值低80kV)。电容耦合射频放电中产生的另一种模式为放电模式。该模式下,主要机理为,整体等离子体中电子引起的离子化过程。电子可以从振荡的射频电场(即鞘层的扩大和缩小),即欧姆加热过程,中获得能量。该放电模式通常发生在低气压,电压下。另外,当电场很大时,电子可以在等离子体中加热(即整体欧姆加热)。这种情况发生在负电性气体中,或者放电管很长很窄,其中由于双极性扩散造成的辐射损失很重要。该机理与有正柱区的直流辉光放电很类似。模式与模式之间的转换,是很多理论,建模,试验研究的主题。模式引用于描述电子崩过程的汤森第一电离系数,模式引用于离子

7、作用二次电子发射系数。等离子体应用中,电容耦合射频放电,也称“射频二极管”,其中最简单的一种情况是,由真空室组成,室内有两个相隔几cm的平面电极。基质通常置于其中一个电极上。常用的驱动电压为100-1000V。气压范围为1-100Pa,电子密度(即等离子体密度)为-。因此,其气压和等离子体密度比大部分分析性射频放电(气压为几百Pa,等离子体密度为-)要低。2.3脉冲辉光放电除了将射频电压用于辉光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