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理性之光 同步练习2岳麓版 必修3

高中历史理性之光 同步练习2岳麓版 必修3

ID:29787515

大小:56.56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23

高中历史理性之光 同步练习2岳麓版 必修3_第1页
高中历史理性之光 同步练习2岳麓版 必修3_第2页
高中历史理性之光 同步练习2岳麓版 必修3_第3页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理性之光 同步练习2岳麓版 必修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理性之光同步练习2一.选择题1.发源于西欧的启蒙运动能迅速波及欧洲大多数国家的主要原因是A它使文艺复兴运动进一步发展B它追求政治民主和权利平等C它把斗争的矛头指向天主教会D它适应了发展中的资产阶级的需要D2.伏尔泰说“我不能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是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这表明他:A反对君主专制B反对教会控制C提倡权利平等D倡导君主立宪C3.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相比正确的是①都是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②都反对君主专制,追求自由平等③前者侧重于个性解放,后者侧重于强调理性④前者是文明再兴,后果是文明新生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③④B4.启蒙运动与文

2、艺复兴运动的不同之处是()A.主张以民主、法制取代封建专制B.反对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C.推动了欧洲反封建斗争的发展D.反映了资产阶级的思想主张A5.德国启蒙思想家康德在哲学上的重要贡献是A批判天主教会的腐朽B强调天赋人权,主权在民C最终确立人类的主体地位D提出政治自由的条件及其保障C二.材料解析题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一群人确实达成协议,并且每一个人都与一个其他人订立信约,不论大多数人把代表全体的人格的权利授予任何个人或一群人组成的集体(即使之成为其代表者)时,赞成和反对的人每一个人都将以同一方式对这人或这集体……所作为的一切行为和裁断授

3、权,……这时国家就称为按约建立了。……已经按约建立一个国家的人,由于因此而受信约的束缚必须承认某一个人的行为与裁断……因此一个君主的臣民,不得到君主的允许,便不能抛弃君主政体。──摘自《利维坦》材料二:人由于社会契约而失去的是他的自由和他试图取得和成功取得的每件事物的无限制的权利;而他得到的是公民自由和他所有财产的所有权。……君权只不过是全体意志的执行,永远不能转让,而君王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人,他除了他自己之外,谁也代替不了。……在国家里没有什么基本法不能废除,社会契约本身也不例外,因为假如所有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契约,无疑地这将是合法的破坏。─

4、─摘自《社会契约论》请回答:①概括指出材料一的主要观点。②概括指出材料二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全体意志”的实质。③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与材料二思想的联系和区别。6.①认为君主的权力得自人民,君主一旦获得授权,人民就应绝对服从,不可反悔─社会契约的观点。②认为在人们达成社会契约的条件下,包括君主在内的任何人都不享有无限制的权利。在达成契约的人们一致同意的情况下,可以废止契约。“全体意志”应是达成契约的全体公民的意志。在当时社会条件下,要求并可能行使此项权力的主要是资产阶级。③两则材料阐述的都是关于社会契约的观点,材料二是材料一的继承和发展。材

5、料一认为,人民一旦授权给君主,必须绝对服从,主张君主享有专制权力。材料二认为,人民可以授权给统治者,也可以停止其权力,否定君主的绝对权力,体现“人民主权”的思想。三.问答题7.欧洲启蒙运动时的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自由、平等、民主和法制等思想原则得到广泛传播,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回答:①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哪些社会学说?其中后来应用得最广泛的学说是什么?②19世纪末中国的维新思想与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相比,两者在促进社会变革的作用上有何不同?为什么?③康有为和孙中山各选

6、择了何种社会学说?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7.①社会学说:三权分立学说,天赋人权学说,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说;三权分立学说。②不同:中国的维新思想要求抵抗外来侵略,挽救民族危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兴民权,走君主立宪之路,以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促成了戊戌变法,但很快失败了。法国启蒙思想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思想动员,成为强大思想武器,促进法国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原因: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突出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维新思想缺乏广泛社会基础,革命性远不如法国启蒙思想。法国启蒙思想历经一个世纪的发展过程,形成较完整

7、体系;而中国维新思想则是在封建传统势力还极为顽固和民族危机急剧加深的条件下仓促形成,缺乏成熟的理论基础。③康有为选择了君主立宪制?孙中山选择了三权分立制。结果:君主立宪制未能实行,三权分立制虽然实行了,但所建立的中华民国则只是一块空招牌。说明:说明资产阶级的改良道路和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8.阅读下列有关伏尔泰的资料,结合所学知识,查阅有关资料,写一篇有关伏尔泰评价的小论文。伏尔泰(1694-1778年)原名弗兰苏阿·马利·阿鲁埃;伏尔泰是他的笔名。伏尔泰是十八世纪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的旗手,被誉为“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他出

8、生在巴黎一个富裕的中产阶级家庭,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他父亲是法律公证人,希望他将来做个法官,但他对文学发生兴趣,后来成了一名文人。伏尔泰经历了路易十四、十五、十六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