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12 科学与艺术教案 (新版)语文版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12 科学与艺术教案 (新版)语文版

ID:29832757

大小:125.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2-24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12 科学与艺术教案 (新版)语文版_第1页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12 科学与艺术教案 (新版)语文版_第2页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12 科学与艺术教案 (新版)语文版_第3页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12 科学与艺术教案 (新版)语文版_第4页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12 科学与艺术教案 (新版)语文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春)九年级语文下册 12 科学与艺术教案 (新版)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12科学与艺术李政道先生多年致力于倡导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他认为两者的融合必将促进、加速文化的发展,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规律。他站在科学的立场看艺术,经过充分思考和研究后,提出了“艺术与科学”结合的构想。他告诉人们,无论是正在从事科学还是艺术事业的人,都要具备创造精神,提高创造力,都要以追求真理的普遍性作为自己奋斗的目标。这样我们的科学和艺术才会有大的发展。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识记、积累文中的生字词。(重点)理解科学与艺术的异同;学习本文提出论点后分层展开阐述的写法;品味本文精辟的语言。(重点、难点)培养辩证的认识事物、科学地看待

2、问题的观念;树立科学的艺术观。一、新课导入古埃及人为了解释日出于东而落于西,夏天炎热而冬天寒冷编就了一个故事"太阳神乘坐的太阳船每天在宇宙之河的支流尼罗河上,在靠近大地的一侧自东向西航行而过。夏天尼罗河泛滥,河水高涨,于是太阳船就离我们近,天气就热。这故事本身就是一幅很有诗意的图画。我国古代的人们面对冰清玉洁的月亮表面的蒙蒙黑影编出了嫦娥奔月,月亮里有吴刚、桂树和白兔的神话故事。这个故事就是科学与艺术结合的实例。那么科学和艺术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二、自主学习——预习与展示1.生字注音2.生词注解共鸣:思想上或感情上相互感染而产生的

3、情绪。鉴赏: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意境: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意识: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其中的思维是人类特有的反映现实的高级形式。潜意识:又称下意识。心理学上指不知不觉、没有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有机体对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应。抽象:从许多事物中舍弃个别的、非本质的属性,抽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叫抽象,它是形成概念的必要手段。自然定律:自然科学对某种客观规律的概括,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一定变化过程的必然关系。3.作者名片李政道,1926年生于上海。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

4、诺贝尔奖获得者。1954年发表了著名的量子场论中的“李模型”理论。1956年与杨振宁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定律”。1962年与杨振宁合作,研究了带电矢量介子电磁相互作用的不可重正化性。著作有《李政道科学论文选》《物理的挑战》等。4.背景追溯本文选自《散文》(海外版(2001年第5期。标题有改动。本文是作者为《科学与艺术》一书作的序。科学和艺术是意识形态相对的两大门类,历来谈异、谈区别者多,谈相同者少。作者偏要谈同,而且找准了科学和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这两点,真是独具慧眼。三、合作学习——探究与交流(一)整体感

5、知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思考以下问题。1.本文论述的是什么问题?【交流点拨】论述的是科学与艺术的关系的问题。2.什么是文章的论点?议论文的三要素是什么?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交流点拨】论点就是文章所要议论、阐述的观点,是作者要表达的看法和主张。阅读议论文,首要的就是寻找、提取和理解文章的论点。议论文包含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本文的论点是: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3.段落层次分析。【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点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

6、的普遍性。第二部分(第2〜6段):谈艺术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第三部分(第7〜10段):讲科学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第四部分(第11、12段):综合论述科学与艺术在“普遍性”和情感智慧方面的异同。(二)深层理解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合作完成以下问题。指导学生抓住文本,注意在书中圈画评点,正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1.为什么说“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交流点拨】科学的自然定律,由人创造性地概括和抽象而成,各种艺术品更是人的创造力的体现,没有人的创造力就谈不上科学和艺术。2.请分别找出点明科学与艺术

7、的“创造力”和“真理的普遍性”的句子,并谈谈如何来理解它们。【交流点拨】科学的“创造力”:尽管自然现象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是一种人为的,并属于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这句话强调了人对于科学的“创造力”。)科学的普遍性: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说原理、定律一旦抽象概括出来,它的覆盖面是极广的,它的应用形式再多再发展,也只是它的应用形式,它本身是不会改变的。)艺术的“创造力”: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音乐等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

8、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只有用创新的手法,才能创造出真正的艺术珍品,也才能唤起深藏在内心的情感。)艺术“真理的普遍性”:情感越珍贵,反响越普遍,跨越时空、社会的范围越广泛,艺术就越优秀。(“情感”指的是作品所表达的情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