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9《论语》十二章教案 苏教版

(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9《论语》十二章教案 苏教版

ID:29835379

大小:12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2-24

(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9《论语》十二章教案 苏教版_第1页
(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9《论语》十二章教案 苏教版_第2页
(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9《论语》十二章教案 苏教版_第3页
(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9《论语》十二章教案 苏教版_第4页
资源描述:

《(秋)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29《论语》十二章教案 苏教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二十九 《论语》十二章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能流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重点)2.学习重点文言词语,能用现代汉语翻译课文。(重点)3.了解各则语录的内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有人说,若中国人不知道有孔子,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知道了孔子,而不知道《论语》,也不能算是有思想的中国人。“半部《论语》治天下”,它形象地概括了这部儒家经典对后世的卓越贡献。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孔子,随着这位“万世师表”一起去探讨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以及如何修身做人。二、自主预习(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多种形式朗读课文,注意读音和节奏。明确: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教师范读,强化解读文义的方法,其余部分由学生讨论交流解决。“单”变“双”。如:学——学习、乐——快乐、温——温习、师——老师、思——思考、知——知道、择——选择。(二)再读课文,疏通文义1.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1)通假字①不亦说乎(“说”同“悦”,喜悦)②吾十有五(“有”同“又”,用于整数和零数之间)(2)词

3、类活用①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②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天)③温故而知新(形容词作动词,分别译为“旧的知识”、“新的理解”)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意动用法,以……为快乐)⑤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3)古今异义①可以为师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允许或能够)②三人行(古义:表示概数,表示多;今义:表示确数)(4)一词多义乐不亦乐乎(高兴)回也不改其乐(乐趣)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以……为乐趣)2.重点句子的翻译。(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明确: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别人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一个道

4、德上有修养的人吗?(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明确:只学习不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会疲倦而无所得。(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明确:几个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不好的地方就对照自己加以改正。(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明确:孔子在河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流淌。”(5)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明确:广泛地学习,坚守自己的志向,遇到不明白的事能恳切地向别人发问,多考虑当前的问题,仁德就在这里面了。(三)整体感知根据学生对课文

5、的理解,概括每一章的主要内容。明确:第一章:第一句讲学习方法,第二、三句讲修身做人。第二章:讨论学习方法,说明了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第三章:讨论思想品德修养。第四章:讲的是不同年龄阶段修身做人的一些做法。第五章: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第六章:讨论思想道德修养,颜回安贫乐道的高尚品质。第七章:讲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知识重要的是培养学习的兴趣。第八章:讲的是在平淡的生活中,应乐在其中,不羡慕、不贪图不义之财。第九章:前两句讲正确的学习态度:要虚心求教,取长补短,弥补不足。后两句讲的是要学习别人好的地方,对照别人不好的地方修正自己的缺点。第十章:说明要学会珍惜时间。

6、第十一章:前两句将正确的学习态度。即使是一个普通人的志向,也不可以被轻易改变。第十二章:一个人要有大志,还要善于思考,才能有较大的收获。三、板书设计重要字词重点句子每章要点理解内容——掌握方法留、删、补、换、调、变。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解读各则语录并进行分类,了解孔子和儒家思想。(重点)2.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3.联系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从《〈论语〉十二章》中学到了很多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修身做人方面的知识。这十二章的语言都很简练,但却蕴含着非常深刻的道理,学习后,每个人都会受益匪浅。此外,《论语》

7、是成语最多的文化典籍,我们就更不能小视对这篇课文的挖掘。接下来,我们就继续学习本课。二、教学新课1.文章分别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请分别找出相应的句子。明确:分别讲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品德修养三方面的内容。(1)学习态度: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③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④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2)学习方法:①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②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③传不习乎?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3)品德修养:①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②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